吳姓遷徙史
秦漢以前的遷徙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孫壽夢的時候開始稱王,國勢也日益強大,國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后。其后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吳姓子孫在亡國之前,有過一些零星的外遷活動。如與鄰國爭霸時,有少數吳姓子孫在戰爭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國,遠離家園。公元前537年,吳楚交戰,厥由(吳王壽夢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敵營犒勞楚師,偵察敵情。一至楚營,便被抓住。楚人本擬殺他祭鼓,厥由大義凜然,嚴辭斥敵,使楚人折服,結果不辱使命。楚國撤兵,但厥由也被帶回楚國。此后,他流亡楚國,娶妻生子。后代以名為姓,形成吳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中被俘;吳亡前數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又有許多的政權爭奪中失敗的王室成員,因為避難,被迫背井離鄉,流亡異國,我們在第一章提到過吳王余昧的兩個兒子蓋余和燭庸,逃難至楚,家族遷居河南沈丘一帶;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家族曾先后流亡到宋國和楚國;闔廬之弟夫概遷居棠溪。這幾支吳姓家族,后來都另立門戶,開創新的姓氏。
更多的吳姓成員,流落異國后,還牢牢地守著自己的血緣標志——吳姓。《左傳》上有個吳句卑,與第17代吳君有同名之雅,是闔廬時期人。他是楚左司馬戌的親信。司馬戌曾在闔廬王朝做過官,后避難到楚。吳句卑也一同逃亡來此,遂定居在楚。
越滅吳后,將王室成員大批發配到邊遠偏僻之地。羅泌《路史·后記》記載:越滅吳,勾踐流放了夫差僅存的三個兒子(太子友、姑蔑、王子等三子,早被越人俘虜至越,傳聞已被殺)。夫差的新太子叫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如今,竟繁衍發展成今日江西吳姓中最古老的一支。秦漢以來的鄱陽吳氏,就是吳鴻的后裔。吳鴻是夫差之子,夫差是諸樊嫡長孫,可見鄱陽吳氏與季札后裔延陵吳氏同宗異支。鄱陽吳氏傳到北宋,出了個進士叫吳伸,官至提點刑獄。吳伸后裔傳到吳得政時,又遷居執禮橋。元代有裔孫叫吳仲常,中進士。傳到明清,人才輩出,明代見于史書記載的有進士吳鏞、舉人吳霖等24人,清代名見經傳的有進士吳焯、舉人吳邦寧等14人。吳鴻在江西的后裔,還有(鳥木阝)陽山下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安仁吳氏、進賢吳氏等支。余干吳氏,元代還產生了一個著名的大學者吳正道。
夫差的家室又有一部分逃難至安徽歙縣,其后裔發展成安徽吳姓中的重要一支——歙州吳氏,他們也以吳王諸樊為始祖。歙州吳氏后來又分衍出江西南昌吳氏、江西德興建節(樓下)吳氏等分支。
許多吳姓子孫為了逃難,被迫流亡到周圍各國。咸豐十年雍睦堂《(長沙)吳氏支譜敘》中說:越王勾踐滅吳后,吳姓子孫紛紛逃難,“散處吳楚、閩越間”。可惜典籍記載闕如,當時具體的流散情況,無法詳知。
吳季札的家族原居在始封地延陵。吳國滅亡之后,季札家族成員,有的離開吳國,逃到異國他鄉謀生,有的隱居山林,有的則堅守鄉土故園。
吳季札五子,長子早逝,葬于山東。季札長孫叫吳濮婪,吳國滅亡之際,吳濮婪攜老母顧氏、妻仇氏,與一何姓至安徽歙縣,其后人家一起逃難到五湖。初至包山銷夏灣,不久遷于東洞庭武峰山(也叫虎山)之南。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吳濮婪隱姓埋名,改姓濮氏。從此,吳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隱居在這荒山野嶺之中,不與外界通消息。濮何二家,隱居世外桃源中,漁樵耕讀,不為外人知曉。吳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吳何二家,世代結為婚姻。吳家雖改姓濮氏,但他們并沒有忘記本族祖先,當初吳何二家逃來太湖,便在濮公山下結一草廬,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南宋時改為延陵季子祠。吳濮婪一支,千多年來綿綿不絕,后至南宋時又恢復吳姓。
吳季札五子中,以次子吳征生一支最發達。國破家亡后,吳征生孤身一人逃離家鄉,避難齊國,被齊平公接納,并娶公主姜氏為妻,生一子,取名啟蕃。啟蕃之意,當是立志復興吳國。只可惜吳征生一生復興無望,最后客死他鄉,葬在齊國葵丘(即今山東淄博市)。
吳征生去世后,其子吳啟蕃投奔魯國,官任魯相國,娶魯國貴族叔孫氏女為妻,因而家室又遷到山東曲阜。他死后也葬在此。啟蕃的兒子叫吳詡,棄政學文,在孔子弟子顏高門下學習儒家學說,頗有名于當時。吳詡去世后葬在今山東膠南瑯邪臺西北。吳詡娶田氏為妻、生二子,長子吳暨,次子吳售。吳暨一支,后代散居齊魯之間。吳售娶石作氏,生三子:(王盧)、庸、裔。吳庸因卷入魯國政爭,后失敗逃亡到晉國,去世后葬在山西翼城。這樣,吳征生后裔的一支又自山東遷到山西。
吳庸在山西生了兩個兒子:吳勾余和吳樟。吳勾余生子叫厥由,與先祖輩季札的五弟同名。吳勾余葬在絳邑(今山西翼城東)。
吳厥由的一個兒子叫吳申。到吳申這一代,家族又南遷到楚國。吳申還頗有出息,在楚國官任大司馬的高職。當時戰國諸侯爭霸已接近尾聲,秦國一統天下之勢已成定局。吳申見楚國必亡,于是急流勇退,攜帶妻兒老母,自楚國南渡長江,隱居在江西廬山。終日以山水詩酒自娛。吳申在這里調教撫育了兩個兒子:長子吳芮,次子吳莛。吳芮不負祖先,重振宗族的家聲,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長沙王。
在季札當時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獨有四子吳子玉一支,堅守家園,奉祀延陵季子的廟祀。《丹陽吳氏宗支錄》記載,吳子玉生了兩個兒子,吳忠和吳恕。后代綿遠悠長,子孫昌盛發達,世世代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構成延陵吳氏的主干。
秦漢時期
吳芮屬吳征生這一支,父親自楚遷居廬山。秦朝時,吳芮以才能出眾,當上了番陽(今江西鄱陽東)縣令。他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為“番君”。秦末農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當地越人起兵響應。后轉戰西北,與項羽等入關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可惜命不長,吳芮做長沙王還不到一年,就于當年6月過早地去世,葬在臨湘,謚號為“文王”(傳見班固《后漢書》卷三十四)。
吳芮去世后400余年,孫權大破長沙,有人挖毀吳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孫堅廟的材料。打開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鮮艷如新,掘墓者大為奇怪。后來發墓人在壽舂見到南蠻校衛吳綱,又大吃一驚:這吳綱身材容貌竟與棺中吳芮酷似無異。一問,吳綱竟是吳芮的第16代孫。這一奇事,《世說新語》、《搜神記》、《水經注》都有記載。
據順治五年抄本《藍湖吳氏家譜》記載,長沙文王吳芮生了6子:嫡長子吳臣,次子吳郢,三子吳淺,四子吳陽,五子吳元,六子吳質。女一,嫁黥布為妻。
吳芮嫡長子吳臣,于公元前201年其父吳芮去世后嗣襲為第2代長沙王,居臨湘,在位8年去世,葬在臨湘,謚號“成王”。長沙成王吳臣生4子:吳回、吳正、吳平、吳重。
吳回于公元前193年其父吳臣去世后繼嗣第3代長沙王位,居臨湘,在位7年后卒,葬在臨湘,謚為“哀王”。吳回生兩子:吳右、吳陟。
吳右,見《漢書·吳芮傳》。但《漢書·異姓諸侯王表》又作“吳若”,為一人。吳若在公元前186年其父吳回死后,繼嗣為第4代長沙王,居臨湘,在位8年后去世,葬在臨湘,謚號“共王”。吳若二子吳差、吳傳。
吳差,《異姓諸侯王表》寫作“吳產”,即同一人。公元前178年,長沙共王吳若去世后,吳差繼位為第5代長沙王,居臨湘。吳差做長沙王22年后,于漢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葬臨湘,謚號為“靖王”。長沙靖王吳差沒有兒子,因而長沙國被廢除。
長沙靖王三年(公元前176年)時,當時聞名全國的年輕詩人、政治家賈誼被派到長沙;給靖王當太傅,因被后世稱賈太傅。長沙古有賈太傅祠。賈誼當長沙王太傅時,做了一首千古傳誦的朋艮鳥賦》。
吳芮的次子吳郢,初任長沙國柱國,后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被封為義陵侯,食邑1500戶。義陵,即今湖南省溆浦縣。吳郢做義陵侯兩年,于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漢惠帝四年(公元前 191年),吳郢之子吳重嗣封為第2代義陵侯,在位10年,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義陵侯吳重無子,絕嗣。長沙王吳芮第三子吳淺,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為其父長沙王的功德而被封為便侯,食邑2千戶。便侯國,在今湖南永興縣。吳淺做便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謚為“頃侯”。便頃侯生子吳信,孝文帝后元七年 (公元前157年)嗣封為第2代便侯,在位6年后去世,謚為“共侯”。便共侯吳信生子吳廣志,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襲封為第3代便侯。便侯吳廣志生吳千秋,孫嗣第4代便侯。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實行削蕃政策,加之吳千秋“坐酎金罪”,侯國被廢除。吳千秋遷居蒲坂(今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至此,長沙王吳芮第三子吳淺這一支后裔從湖南永興一帶向北遠遷山西,后裔散居中原各地。
長沙王吳芮第四子吳陽,(《江陰吳氏統宗源流考》作“吳湯”。)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為沅陵侯。沅陵侯國在今湖南省沅陵縣西南。吳陽做沅陵侯25年,于公元前177年去世,謚號“頃侯”。沅陵頃侯吳陽生的一個兒子叫吳福,于公元前162年襲封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去世,世謚號“頃侯”。吳福的兒子叫吳周,于公元前145年嗣封成為第3代沅陵侯,去世后謚為“哀侯”。沅陵哀侯吳周也無子,他去世后侯國被廢除。
長沙王吳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漢初榮極一時。但家族雖尊榮顯貴,子孫人丁卻不大興旺。在吳芮6子中,其他幾支均傳至三五代便告終結,獨有第3子吳淺家族一支,綿綿不絕,但到第5代以后,也離開湖南,北遷中原。
據《江陰吳氏統宗源流考》記載,長沙王吳芮的第6代孫便侯吳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從湖南遷居蒲坂(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吳千秋的兒子見于族譜記載有兩個。大概是憂慮吳芮后裔人丁不旺,祈禱上天保佑家族繁昌之意,吳千秋給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叫吳衍陵、吳胤陵。一個“衍”字,一個“胤”字,寄與了無限的希望。上天終于沒有辜負這一支吳氏家族,自北遷中原后,吳芮后代子孫果然逐漸人丁興旺起來。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吳衍陵娶妻劉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吳全,次子吳介。吳全一支,又自山西東遷到毫(今河南商丘縣西南)。吳全娶冉參之女為妻,生的兒子叫吳隆。吳隆與妻端木氏生的兩個兒子是:—長子吳復興,次子吳復奇。復興這個名字,大概也是希望家族復興。果然,他的這一支后裔,不久便又復興起整個吳姓的聲威。吳復興自毫遷居南陽(今河南南陽市),去世后葬在宛(在南陽)。吳復興的兒子吳章,是西漢末年的著名學者,《尚書》學教授,為人剛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吳章生育了四個兒子:長子吳尉、次子吳漢、三子吳翕、四子吳演。傳到吳漢這一代,家族因吳漢的功業而昌盛一時。
吳漢官拜大司馬,去世后被謚忠侯,史稱“廣平忠侯”。吳漢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吳成。次子吳國,都封侯。
吳成在廣平忠侯吳漢去世后,以長子身份嗣封為第二代廣平侯。不久為家奴殺害,謚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吳成死后,廣平侯國被一分為三。
廣平哀侯吳成生了4個兒子:長子吳旦,次子吳吁,三子吳宣,四子吳昕。
吳旦,《水經·濯水注》寫作“吳且”,系字形相近至誤。建武二十八年廣平侯國廢除后,改封吳旦為濯陽侯(濯陽在今河南遂平縣),以奉吳漢之祀。濯陽侯吳旦去世后,無子,國除。
吳盱是吳成次子,《水經·沔水注》寫作“吳財”,與《漢書》異。建成二十八年,吳盱被封為筑陽侯(筑陽在今湖北谷城縣)。建初八年(公元 83年),因長兄吳旦死后無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陽侯吳盱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陽市西北),以奉吳漢之祀。
平春侯吳盱生子名叫吳勝,族譜作“吳如勝”。吳盱去世后,吳勝嗣封為第2代平春侯。吳如勝在世時,創修吳氏族譜,這是歷史上最早修創的吳姓族譜,是吳姓族史上的一大盛舉。
譜載吳勝生有2子:長子吳允佐,次子吳允承。
吳漢的次子叫吳國,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縣),后裔繁衍不詳。
吳漢的哥哥吳尉,也是光武帝劉秀的一員猛將。在跟隨劉秀打天下時英勇戰死。劉秀對他也格外關照,封吳尉的兒子吳彤為安陽侯(在今河南正陽縣西南)。子孫也興旺發達。
吳漢的弟弟吳翕,因哥哥的功蔭被封為褒親侯。吳翕之子吳安國,封侯,遷居江東。
吳漢四弟吳演,封大將軍,生子吳丹。吳丹絕傳。
東漢一朝,大司馬吳漢一家,封侯者達十令人之多。在當時整個吳姓中,以這一支最為顯貴、最興旺發達。季札后裔吳征生一支,經過600年的輾轉遷徙,興衰坎坷,又回歸了吳郡。
永興二年(公元153年),吳郡太守糜豹在郡城(今蘇州)建立吳太伯廟,奏請朝廷尋訪吳姓正宗后裔主持廟祀。吳勝以家傳《世系》進呈,漢桓帝審閱確認后,拍案稱好,命太尉黃瓊等議以吳勝次子吳允承封為奉祀侯,徙往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主持吳姓始祖太伯廟祀。這在吳姓發展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盛事。吳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視,皇帝的親自過問,太伯廟的官修,標志著吳姓宗族的復興和繁榮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吳征生一支,經過600年的輾轉遷徙、興衰坎坷,又回歸到吳姓的故土——江蘇吳郡。
吳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蘇(今蘇州市),詔謚“文孝侯”,所以譜又稱“奉祀文孝侯吳允承”。允承的一個兒子吳倘,襲封奉祀侯,繼續主持蘇州太伯廟祀。去世后葬在蘇州,賜謚為“良侯”,族譜稱“奉祀良侯吳(亻+瑞-王)”。吳(亻+瑞-王)家族到魏晉時,仍興盛不衰。
東漢末年河南郡吳雄家族,吳雄字季高,少年喪母,家境貧寒,曾官任司法官廷尉之職。漢順帝元年(151年)升大司徒,位居二公,地位顯赫。他的兒子吳(讠斤)、孫子吳恭都曾官任廷尉,掌管全國司法。吳雄家因此被稱為法律世家。吳雄后裔非常發達興旺,明代楊繼盛寫的《吳氏敘宗》中,把天下吳氏分十二宗,其中吳雄被列為“忠”字宗始祖,楊文稱吳雄后裔從河南東遷到安徽翕州 (今休寧一帶),另一支則北遷,成為渤海吳氏的一支。
嶺南吳霸家族,吳霸字子公,西漢末年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人,據后世研究者推測,吳霸先世是吳亡后遷到越國的吳人又隨越人南遷的一支。清代《廣東通志》記述了吳霸的生平。吳霸年輕時非常強壯,就任地方軍官。他曾帶兵駐扎湞陽(今廣東省英德縣),并施行軍屯,招攬流民開墾荒地,后人為紀念他的開發之功,將他曾駐守的山命名為吳山。后來吳霸又升廣郁(今廣東巴馬、凌云縣一帶)都尉,負責監視夜郎國。他的族人希望借助其勢力遷居廣郁肥沃之地。被吳霸以擾民為由制止。吳霸此舉深為當地百姓敬佩。漢昭帝時吳霸又升任(片羊)(片可)太守,(片羊)(片可)郡大約在今貴州省西部。《廣東通志》說,吳霸后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后代。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戰爭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據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這期間的吳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并呈南興北衰之勢。
自吳允承回遷吳郡奉祀先祖吳太伯三代之后,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吳氏家族成為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據《江陰吳氏統宗源流考》記載,吳允承之子奉祀侯吳妁早逝,留下兩子兩女。長子吳熊慶繼承父業,留居吳郡。次子吳景和兩個姐姐南下錢塘(今浙江杭州)投奔親戚。吳氏姐弟少年寄人籬下,歷經生活艱辛之苦。吳氏兩姐妹由于出自名門之后,如花似玉,德才兼備,遠近聞名。
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縣)人孫堅當時才20歲,在當地做官,很有勢力。他慕名前去求婚,吳家親戚嫌孫堅粗魯、狡詐,不答應這門親事。孫堅遭到拒絕后既羞慚又氣惱,他揚言要報復。吳景的大姐姐怕連累親戚就勸說:“不要因為我一人而拖累大家,如果那人不好,就怪我命運不好吧。”這樣吳家大女兒就嫁給了孫堅,史稱吳皇后,后來她的妹妹做了孫堅之妾。誰料孫堅日后竟發達起來,后官至破虜將軍,領豫州牧,成了東漢末年的一大軍事割據勢力。吳夫人先后為孫堅生了四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妹妹為其生了孫郎、孫仁兩兄妹。孫權則繼承父兄打下的基業,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了東吳政權,與魏、蜀鼎分天下。公元202年吳夫人去世,與丈夫孫堅合葬于高陵(今江蘇丹陽縣境內),后尊為武烈皇后。
吳景,少時與兩個姐姐相依為命,因而深得孫策、孫權兄弟的敬重,他官至丹陽太:守,封揚武將軍,為孫吳政權屢建戰功。吳景去世后,其長子吳奮繼續被孫權重用,封為吳郡都督,統兵鎮守東方,后封為新亭侯。吳奮死后,其子吳安襲爵,吳安之時,孫權三子孫和被立為太子,四子孫霸封為魯王,他與太子爭寵。吳安和東吳一些大臣依附魯王孫霸,圖謀殺害太子。事情敗露后,吳安隨魯王孫霸一同被孫權賜死,吳景長子一支至此絕傳。吳景次子吳祺被孫權封為都亭侯,死后,子吳纂襲封,吳纂娶東漢都亭侯滕胤之女為妻。孫權死時遺命滕胤、諸葛恪輔佐幼主,吳纂岳父成了東吳顧命大臣。后來孫堅之弟孫靜的曾孫孫峻、孫琳兄弟弄權,殺害了滕胤、諸葛恪,誣陷其謀反。吳纂一家受株連而遇害。至此吳郡吳氏只剩下吳妁長子吳熊慶這一支了。
吳熊慶自幼聰明過人,被時人譽為神童。吳妁死后,吳熊慶即以長子身份留居吳郡,頂立吳氏門戶。孫權稱帝后,尊封大舅吳熊慶為太傅、吳郡公。這支吳氏在東吳四代被封侯,以國戚、先賢后裔風光于世,直到公元280年東吳滅亡,吳熊慶四世孫嗣賢侯吳之則遇害,這支吳氏才退隱于民間。半個世紀后,東晉王朝建立,江浙一帶又成為統治中心。公元323年,晉明帝追封古先賢后裔,吳之則之孫吳皋益被封為昭衍公,這支吳氏又重新肇顯于世。尤其是吳皋益長子吳佶因娶晉明帝穆皇后之妹庾氏為妻,與皇帝結為親戚而官運亨通。吳佶在東晉出任高官中書令,后又被封為渤國公。吳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興旺,數代得以封侯拜爵。東晉末年,其四世嫡孫鎮北將軍吳豫,在與北魏的戰爭中陣亡,其孀妻劉氏攜幼子吳戢遷徙到暨陽 (今江蘇江陰縣)。吳戢一支在暨陽定居六代,歷宋齊兩朝,其間有子孫出仕為官,名見于正史記載。到吳戢六世孫吳(木+謬-讠)時,又遷居武昌郡的漢陽山。吳(木+謬-讠)是吳季扎第四十一代孫,南齊時人。他遷居漢陽山后,隱居不仕,以耕讀傳家,其子孫興旺數百年而不絕,成為當地望族,世稱武昌吳氏。后來,武昌郡也成為晚唐吳姓的七大郡望之一。
吳(木+謬-讠)生有二子,其中以長子吳盾一支較為興旺。吳盾在南朝梁武帝時,官任大司馬、侍中等要職,陳霸先起兵滅梁時戰死。吳盾死后,得到朝廷追封,被詔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吳盾家室因而從武昌漢陽山遷居江陵,吳盾這一支吳氏歷南朝后期戰亂,至隋唐兩代,其裔孫都曾入仕為官。其中吳盾曾孫吳若遠,字伯高,唐太宗時考中進士,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銀青光祿大夫之職。吳若遠對吳氏最大的貢獻,是在其先祖吳勝修撰的家譜基礎上,編撰了完整的吳氏正宗族譜。至此,吳氏正宗的遷徙流變的歷史才清晰可鑒,有史可考。據吳氏家譜記載,吳若遠之子吳世偉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樂公主為妻,官拜駙馬都尉,封新封侯。吳世偉生有二子,長子吳佐、次子吳兢。次子吳兢遷居汴州儀,后來成了唐代著名的史學家。吳佐之子吳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間中進士,后官至尚書右仆射,成為唐朝顯赫一時的政要,賜封為渤海郡公。吳可博死后,其長子吳舜咨憑借父蔭當上了山陰令。其家室遷往山陰(今浙江紹興),后代子孫繁衍成山陰吳氏。
山陰吳氏以詩書傳家,出了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吳舜洛長子吳翥,他生性淡泊,看輕仕途,定居山陰,潛心著書立說。著有《山陰集》、《閑情集》、《招云集》傳世,從以上書名可看出吳翥寄情于山間、白云的高雅志趣。唐武宗年間,當地政府多次請他出山做官,均被其拒絕。地方官后來把他的事跡上報朝廷,連唐武宗都很欽佩其清高氣節,賜號他為“文簡先生”。吳翥作為山間文士被當朝皇帝賜名成為一時美談。吳翥長子吳融也是文人,稱得上唐后期著名的文學家。《舊唐書》記載,吳融自幼勤奮讀書,后中進士,做了韋昭度的書記官(即幕僚之類的官)。他的文章灑脫而華麗,因而常常恃才傲物。一次韋昭度譏笑他寫的文章不好,吳融公然反駁:“此自是吳家文字,非老夫攻之乃意。”此后,吳融文章以“吳家文字”為號成為文壇美談。吳融先后歷任著作郎、侍御史、戶部侍郎、翰林之職,后裔興旺。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吳融生有主子,繁衍成為山陰吳氏的三大分支,這三支吳氏后來又分遷各地。其中,吳融次子吳元睿遷回祖籍江陵,此距其先祖吳盾(季扎 42代孫)詔葬江陵大約有三百余年歷史。三子吳少顛一支遷回諸暨 (今浙江諸暨縣)。吳融長子吳元三,字若虛,官至翰林院修撰,他娶唐宗室之女為妻,生有三子。其長子吳彬,字文郁,封驃騎將軍,家居陜西咸陽,后又遷回吳郡虞山。至此,季扎次子吳征生后裔經一千余年輾轉流徙,到公元 10世紀,由季扎53代孫吳彬回遷到其直系先祖吳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
吳元三次子吳彪一支也遷回江蘇無錫——古吳國舊地,主持吳姓始祖吳太伯廟祀,成為無錫吳氏主宗。無錫吳氏后來又分衍出六合、高郵、晉陵、邗里、新塘等眾多的吳姓分支。
隋唐,吳姓在我國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發展,并逐漸在許多地方形成當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陽吳氏,為漢初長沙王后裔吳復興所開基,其后子孫繁衍各地,形成許多吳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勢力和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晉以后,吳氏北上繁衍明顯的緩和了許多,基本上是以我國南方一帶為其繁衍的地區,這是與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據史料記載,吳氏子孫在江南分支開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溫州、臨海、平陽、臨安;江西的興國、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廣東的潮州、嘉應州、南雄;廣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開基大都在秦漢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廣東等地在唐以后。
另據史料記載,入閩始祖祭公字孝先,為泰伯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時隨王審知入閩平黃巢起義,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間,稱吳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粵始祖吉甫公,為宣公與世孫,宣公原居四川后遷江西南豐,后因戰亂遷至福建汀州寧化縣 總之,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展中心為江南一帶。
據《海鹽吳氏宗譜》(光緒22年版)記載,廷尉吳公晚年定居石門語溪洲錢(今浙江桐鄉縣西石門),故居至清末尚存。譜稱語溪洲錢吳氏,家族非常興榮。大約在宋代中期,吳氏子孫,恃貴犯法,給語溪洲錢吳氏帶來厄運。譜稱因為這次犯事,至使語溪吳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竄斃殆盡”,僅有一胤,僥幸逃過于這場劫難。
大難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個兒子,后來分居三處:長子吳德昭,留居石門洲錢祖居;次子吳德彰,贅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縣)勾壘;三子吳德輝,贅居海寧縣治前。留居語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為吳繩翁后裔,分居馬頭村;一派分居海鹽;一派分居石硅村,為吳申孫的后裔。
海鹽吳氏一派,以吳馨為一世始祖。據《海鹽吳氏宗譜》記載:海鹽吳氏一世祖吳馨,字世芳,明末處士,世代居住在石門語溪洲錢。吳馨生子吳賢濟,字北皋,排行第四。吳賢濟是石門縣的歲貢生,即秀才,當明朝末年,為避兵災戰亂,他將家室遷居海鹽岡圖畫橋,成為海鹽吳氏的始遷祖。
吳賢濟遷居海鹽畫橋后,娶妻李氏,生育兩子:長子吳相,次子吳宰。這兩個兒子,以后又分為海鹽吳氏的兩個支派:吳相一支為海鹽吳氏東支,吳宰一支為西支。海鹽吳氏東西兩支,后裔人丁興旺,以書香傳家。
陳留吳氏,屬季札一支的后裔。傳到吳恢這一代,家族始興。吳恢官任南海郡(今廣東廣州市)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官。吳佑是吳恢的小兒子,自幼隨父親學習儒家經典,稍大便頗有主見卓識。12歲時,吳佑隨父親到廣州。當時,吳恢準備制作大批竹簡用來寫經書,吳佑勸阻說:“此書寫成,勢必動用車輛搬運回中原。別人不知內情,還會以為你在廣州搜刮了大批珍奇異物。大凡易引起嫌疑的事,君子都極為慎重。”吳恢聽后,感慨地說:“吳姓宗族,真是世代不乏優秀的‘季子’呀!”
父親去世后,吳佑回到長垣縣牧養讀書,自得其樂。后舉孝廉,又以品性敦厚、質樸、遜讓、節儉,升任膠東侯相(膠東侯國在今山東平度縣)。任職 9年,為政寬仁,深得人心。
后又改任齊侯國相(今山東淄博市),因剛直不阿,得罪大將軍梁冀,被降為河間侯相(河間侯國在今河北河間、獻縣一帶)。不久,辭官回鄉,以教授經書為業,成為當時著名學者。活到98歲時,壽終正寢,葬在長垣。
吳佑生了兩子:長子吳鳳,少子吳愷。吳鳳,字君雅,官任漢樂浪郡(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太守。這是見于史書記載的最早到達今朝鮮國的吳姓成員。吳鳳生的一個兒子吳馮,字子高,官任鯛陽侯國(今安徽臨泉縣鯛城)相。吳鳳的弟弟吳愷,任新息(今河南息縣)令。
陳留吳氏吳恢祖孫4代為官,知名于當時。吳佑后代繁衍發達,因而陳留一地,成為魏晉至隋唐時期吳姓的一大郡望。
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吳姓已遍布全國。上代的一些吳姓大宗仍保持興盛局面,季扎次子吳征生一支在兩宋產生了科舉官宦世家吳相家族,濮陽吳氏的一支經輾轉遷徙后形成根深葉茂的汝南——太原吳氏,渤海吳氏成員南遷江南后落地生根,在兩宋時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吳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吳姓正宗季扎四子吳子玉一支延陵吳氏開始復興。隱姓達千余年的季扎長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復姓歸宗。這一時期,由于民族關系問題的存在,宋金長期對峙,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吳氏軍事世家甘肅水洛吳?、吳磷家族。以上吳姓望族都很重視世系傳承,其歷史淵源十分清晰。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布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并從地區分布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布,吳姓的遷徙多是由于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時期的江西南昌吳氏雖號稱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卻是來自安徽歙縣的流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當地大族。江西德興建節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戈陽吳氏在五代戰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沖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鑒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商,從而定居益陽,后裔繁衍成益陽九都沖吳氏。泉峰吳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后世繁衍成益陽泉峰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近現代吳氏
在近現代中國歷史舞臺上最顯赫的吳姓人物當屬吳佩孚。吳佩孚屬登州吳氏。據說吳佩孚曾考證他是延陵吳季扎的裔孫,吳姓開氏始祖吳太伯的第12l代嫡孫。
據《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于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于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后裔。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隨著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遷居臺灣
吳姓的發源地江蘇南部距離臺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臺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臺灣,然而見于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臺灣的逐漸增多。在臺灣的歷次統計中,吳姓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歷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臺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關。在臺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占有相當比重,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抗日民族英雄吳海水,著名作家吳濁流等都是近現代史上來臺的著名吳氏子孫。
遠播海外
自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至今兩千余年,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往復遷徙,而且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后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國門被打開,中西經濟文化的往來加強,一部分吳姓子孫遠遷歐美各國。而今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吳姓子孫已遍布全球。
日本
日本與吳國故地隔海相望,國破家亡之后,吳國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達了日本島。此后,他們便在這里扎了根。他們給當時落后的日本帶來文明的種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領。這一批優秀的吳姓族人,在日本備極興旺。它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
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并鄭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后裔。我國的史書《魏略》、《晉書》、《梁書》、《北史》、《路史》,都記載了這類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吳姓的后代。這一歷史事實,引起了中日許多學者史家的濃厚興趣。元朝初年,中國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鑒前編》中提到:“日本又云吳太伯之后,蓋吳亡其支庶人海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巖園在《日本紀》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數百年后,到民國初年,吳氏裔孫吳佩孚將軍驚奇地發現,他和當時的日本天皇同為吳太伯的第121子孫。時至今日,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滅吳以后。這一批東渡日本的吳姓宗族成員,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數千年來仍保留著自己的血緣標志——“吳”,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吳”,“吳人”,“吳羽”,“吳服”,“吳漢”,“吳服部”等許多姓氏。如當代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日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吳文炳博士,日本統計學家、“國勢普查之父”吳父聰,都是日本吳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東渡日本的吳人,已演變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松野,吳王夫差之后,此吳人來我之始也”。
近世以來,大批吳姓子孫移居日本,成為日本華僑、華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華人圍棋大師吳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越南
越南和我國一衣帶水,在民族獨立前曾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轄區。吳姓人遷往越南的時代很早,春秋末年越滅吳,大批吳人南遷,加入越人隊伍,后來越國滅亡,吳人又隨越繼續南遷,大約在秦漢時期到達越南地區。秦漢以后,內地吳姓人因做官、經商、從軍等原因陸續有人遷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吳氏裔孫吳納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舉家遷到越南北部,此記載也見于唐元和年間林寶編撰的《元和姓纂》。
南遷越南的吳姓子孫不斷開拓進取,建立了功業。唐末五代時,南遷越南的吳氏裔孫吳權在越南建立吳朝。據《丹陽吳氏宗支錄·季扎以下世系》記載:吳權家族出自延陵吳氏,唐昭宗時,吳權生于唐王朝屬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吳(日文)是當地政府長官——州牧。吳權自幼胸懷大志,性格沉穩,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擊敗附近地區的武裝割據勢力,建立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遺憾的是吳朝只歷吳權、吳昌熾父子兩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后,吳權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據說吳權后世子孫在姓名中間加一“昌”字,以作為吳權家族的標志。在吳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許多漢族姬姓吳氏遷入越南,進一步壯大了吳姓隊伍。明朝滅亡后,一部分明乾:遺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華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昊姓人。著名人物有詩人吳仁靜,他曾任越南阮朝禮部尚書,是祖籍廣東的吳姓后裔,著有《汝山詩集》流傳于世。
越南黎朝時,有杰出的史學家吳士連,他創作了越南第一部編年體史學巨著《大越史記全書》。李朝時又有著名學者官僚吳俊。近代越南吳氏著名吳姓人物,是南越政權的最后一位總統吳庭艷。吳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漢字,吳姓之“吳”與中國無異,不過古代遷往越南的吳人雖仍姓吳,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為今天越南吳姓的一部分。
朝鮮
朝鮮與我國東北相鄰,自夏商以來就是我國的附屬國,吳姓人到達朝鮮地區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據《后漢書》記載:東漢陳吳氏裔孫吳鳳官任樂浪郡 (今朝鮮平壤地區)太守,舉家遷到朝鮮。此后的歷代王朝又有不少昊姓人遷入朝鮮,今天他們已完全融入朝鮮民族,成為朝鮮吳姓的一部分。吳姓在今天朝鮮143個姓氏中為20大姓之一。
東南亞
吳姓人移居東南亞一帶始自元明時期,那時東南亞叫南洋。菲律賓的吳姓華人家族主要來自福建沿海地區,也有來自廣東、臺灣地區的吳姓人,但遷移時代較晚。據統計,19世紀末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約有五萬多華僑華人,其中吳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紀以來,吳姓人的影響逐漸擴大。1904年成立的馬尼拉商會,吳克誠是發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晉江移民到菲律賓的。后來,吳克誠成了當地維護華人權益運動的領袖。抗日戰爭時期,菲律賓華人組織了“菲律賓華僑抗敵委員會”,成員中有吳姓人吳道盛等人,其下屬抗日游擊隊福建隊的指導者也是吳姓人吳揚。由此可見吳姓人在菲律賓的影響。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地吳姓家族主要是從廣東、廣西、福建移入的,清朝中期移居這些地區的吳姓人逐漸增多,經過數代人的艱苦創業,到20世紀初年,吳姓人在當地開始產生影響,一些吳姓華人、華僑成為當地商界、文化界的領袖人物。印尼的主要華人報刊《商報》就是由著名的華僑報人吳炳良編輯出版的,后來他擔任主編、社長,并出資買下該報。吳氏主持的《商報》為華人仗義執言,維護華人的利益,成為在當地華人社會具有相當影響和生命力的報紙。近代中國發生了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遠在南洋的華人華僑積極響應,其中有吳姓人參與其中。1907年新加坡華僑同盟會會員吳文喬,受命前往印尼,和印尼華僑吳偉康等人組織了印尼同盟會,他們和祖國大陸的資產階級革命遙相呼應,從物質、精神兩方面支持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新加坡由于華人華僑比重較大,吳姓人的影響也較大,以致名人輩出,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就是其中之一。
移居歐美
當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中國封閉的大門后,吳氏宗族成員便開始走向歐美。
近代移居美國的吳姓家族,大都聚族而居,并建立起本身的宗族組織。1879年,美國吳姓華人宗族聯合蔡、周二姓,建立起共同的宗族組織“至德公堂”,購置三藩市天后廟街138號為會所,1907年重建會所,下屬組織有“三德公所”。在紐約中華公所的六十僑團中,“至德三德公所”即是其中之一。吳姓的宗族組織除三藩市的“至德三德總公所”外,又在沙加緬度、市作頓、洛杉磯、霍斯敦、芝加哥、紐約、波士頓等州市設有分公所。美國吳姓華人宗族參加的聯合性華人宗族社團還有“美東聯成公所”,本世紀初由廣東開平、恩平籍華人建立的“肇慶會館”。本世紀前期,在美國華人社會中,吳姓雖不算大姓,但卻產生了許多優秀人物。如來自美國華人社團“聯成公所”祖籍中國河南的吳乾初,便于1932年3月至1934年2月任紐約中華公所的第二屆主席。
在當代美國華人社會中,吳姓宗族的發展之快,勢力之強,人才之多,又遠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國華人中的吳姓風云人物有祖籍浙江余杭的吳家瑋,他是第一位華人校長一一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校長,1984年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祖籍浙江余姚的吳仙標,1984年當選為第一位美國華人副州長——特拉華州副州長。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著名物理學家、科學院院士、美籍華人吳健雄。美國華人任職最高者廣東客家籍華人吳達和,任美國夏威夷州州長,第一位華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吳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