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姓遷徙史
當今謝姓人主要出自炎帝和黃帝,其中尤以自稱出自炎帝之后者最多。由于炎帝在當年被認為以姜為姓,尊其為祖先的謝姓人也被認為姜姓謝氏,并以此與出自黃帝之后的姬姓謝氏相區別。僅就姜姓謝氏而言,他們血緣先祖可考的歷史大約以跟隨炎帝參加與黃帝之間的阪泉之戰為最早,其后因炎帝的失敗而被迫南遷安邑,殷商時期再次南遷,居謝水,到達今天的洛陽西部一帶。西周建國后經營成周,他們被迫再次南遷,與黃帝之裔的古謝國人交錯雜居。從此,分別來自炎黃二帝的兩支謝姓人便融合在一起。
炎帝部落在黃帝族興起時已很衰落,以至在阪泉之戰時被徹底打敗,部落從此分崩離析。其中的一支由河北北部南迂山西安邑縣一帶(今山西運城市東北安邑鎮),并以巫咸之名知名于世。
故《太平御覽》卷七九引《歸藏》曰:“昔黃神與炎神爭斗涿鹿之野,將戰,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說“巫咸”是一位著名的巫師,《世本·作篇》說“巫咸作筮”,《路史·后紀三》說神農使巫咸主筮,與《歸藏》參校,知巫咸是炎帝部落的人。阪泉戰后,炎帝族不勝,巫咸即率余部西遷,在山西西南部的安邑縣定居下來,專事采藥治病,繼承發展炎帝的事業。由于其技藝世代相傳,名聞遐邇,其居住的地區也被《山海經》等書稱為巫咸國。
《山海經·海外西經》:“巫咸國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從這段記載可知,巫咸國民有操蛇而行的習慣,可見是一個與蛇有密切關系的部族。《帝王世紀》明確記載炎帝是一個感神龍而生的人,龍即是蛇,說明巫咸國與炎帝有淵源關系,更可證巫咸國民即炎帝的后裔。
巫咸國民因職業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個流派,其中的巫謝便被認為是最早的一支謝姓人。《山海經·大荒西經》云:“大荒之中……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爰在藥。”這段記載意思是說,靈山上出產草藥,巫謝等常在此采藥。靈山與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縣境內,巫謝與巫咸音同字異,其含義也當與巫咸相同,指以巫術和醫術世代相傳的一部分人。這是一段對謝姓來源有特殊意義的記載。
巫咸國對內雖有支派之分,對外則被視為一體,擅長巫醫的國民被通稱為巫咸。商朝中宗時(約公元前1447—前1330年在位),巫咸國早已被納入商朝統治之下,其中一個被稱做巫咸(又作巫賢)的人曾奉命“禱于山河”(《御覽》卷七九。引《外國圖》),其后便被譽為“神巫”(《楚辭·離騷》王逸注),說明巫咸國民在商王朝中仍以醫術知名。
南遷謝水
炎帝的子孫在巫咸國中生息繁衍了數千年,至殷中宗時巫咸國民之一的巫咸與伊尹之子伊陟夾輔中宗,“治王家”,“殷復興,諸侯歸之”。其后商朝遷都于耿(今河南溫縣東),巫咸國的一部分人也南遷于謝水流域(今河南洛陽市西),成為炎帝的謝姓傳人。
謝水在今洛陽市西,《山海經·中山經》: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諸之山。“瞻諸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文石。謝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陰,而東流注于毅水。”郭樸注“謝”曰:“音謝。”是謝水又作謝水。而謝水發源地的瞻諸山在洛陽市新安縣東南部的磁澗鄉嶺東村南,屬秦嶺崤山余脈,俗名黑羊山。從此往南人宜陽縣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謝水流經的地方。謝水今稱馬溝水,由瞻諸山發源,東南流經新安縣磁澗鄉的嶺東、前洼二村,人宜陽縣尋村鄉的黑羊山村,經劉溝、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東南約一公里處注入龍潭溝水,然后流進洛河。謝水從發源處到人龍潭溝,全長不足十公里。經過數千年的風雨侵襲,它在一年中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淺處也與平地一般無異。但誰又能想到,當年的謝姓先祖們,從安邑遷到這里,正是靠這條水生息繁衍的。
《水經·洛水注》說,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發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東南流。與源于婁涿山的瞻水匯合后,繼續流向東南,再與謝水匯合,最后注入洛水。惠水今稱龍潭溝水,瞻水今稱南趙洼水;白石山今名依舊,婁涿山俗名鏤腳山,又名磨盤山,都在瞻諸山西;魔山仍因舊名,在瞻諸山東。由此可知謝水在南北朝時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見的地理面貌。 謝水的得名大約與巫咸人亦即謝人遷居這里有關。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山海經》,既稱巫咸國分為巫謝等十大支派,又說瞻諸之山有謝水,以此與其他先秦史書參校,可知巫咸國民在殷中宗時確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緣故南遷,并最終定居在謝水一帶。這支南遷的巫咸人屬巫咸國中何種支派不得而知,但從他們南遷后定居的地方被稱為“謝”推斷,他們顯然是巫謝人,或者是因“巫咸”與“謝”同音而轉的別稱。他們到謝水流域后,應與當地人一樣從事農業生活,而不再以醫巫為專職。因此若十年后,他們也不再被稱做巫咸或巫謝。
這樣,他們便徹底地從巫咸國中分化出來,成為中原地區華夏族的一員。
巫謝人定居謝水流域后,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原地區一支不容忽視的勢力
至西周建國以后,為了在洛陽一帶安插親信勢力,他們被作為西周的異姓臣民從謝水一帶遷出,沿秦嶺東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達南陽附近的(氵此)水、謝水流域,并最終在那里定居下來。
謝人這次南遷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經營洛邑。原來,周部族興起于關中的渭水流域,滅商建國后仍都關中,未能適應新的形勢,因而引起了在東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國的叛亂。周公親自率師東征,苦戰三年才平定叛亂。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洛陽白馬寺東三里),把商朝遺民遷到那里,嚴密加以監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陽王城公園),以八師軍隊駐守,作為朝會東方諸侯的東都。據史書記載,洛邑與王城相距30里。由此往東至圃田(今鄭州市東),西至周都鎬京(今西安市),千里之內,都是王畿之地。伊洛地區一下子成了周朝的東方重鎮。
謝人居住的謝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經營東方的緣故,也變得十分重要起來。后來被當做周朝東都的王城,面積約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遠,便是謝人活動的謝水流域。據《尚書》、《逸周書》、《帝王世紀》等書記載,王城建成后,成王親自駕臨,視察新建的宗廟、宮殿和朝市,觀看新城規模,并從關中調來八師(每師2500人)駐防,一度把王城作為國都。此后,西周王公貴族也不斷遷居于此,周王每到東方巡視,都要在此召見諸侯、處理政務、決定國家大事。而謝人活 動的謝水流域,地處西周王畿之內,劍匕近東西交通咽喉的函谷關口,東北毗鄰王城城池。作為王城附近的一大隱患,西周統治者不能不留意這一事實。出于加強東都防衛的考慮,強迫他們遷出這一地區,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先秦至晉代謝姓的遷徙:
周宣王在位的時候(前827一前782年),曾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謝,讓他在這里建立一個諸侯國。從此,謝人成了中國的臣民。申伯之名最早見于《詩·大雅·嵩高》,生平、來源已大多不可考知。《史記·齊世家》說,虞夏之際,曾封當年輔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四岳的后人于申,據此可以推斷申伯的祖先可能與四岳有關。四岳在堯舜時是四方部落的首領之一,他在《元和姓纂》卷三申姓部里排名在炎帝之下,又說他出于炎帝的姜姓部落,那么也就是炎帝的后人。《元和姓纂》還說“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號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其所指也是上述所說的申伯。由此可以認為,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與謝邑所居謝民中的一部分人是同一個先祖。
申伯因有宣王元舅的身份,封謝時受到了特別的優待。宣王不僅親自為他選定封地,派召公等人為他準備好就封后所需要的一切,而且還賞賜給他車馬、硅璧、朝板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親自到五六十里外的鄖(今陜西眉縣東)為他設宴餞行。申伯因有這樣的榮耀,就勇武番番地到謝邑就任。至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的時候,又率“南國之師”隨宣王北伐姜氏之戎。
申伯及其子孫受封謝邑后,即成為周朝南方的一個重要諸侯國,級別也從伯爵國上升為侯爵國。其后又嫁女與宣王子幽王,生太子宜臼。幽王寵幸褒姒,廢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國求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國及犬戎攻周,殺幽王,虜褒姒,立宜臼,遷周都于洛邑,開創了東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稱為周平王。這是申國最強盛的時期。后來楚國在南方興起,申國中衰。至公元前 688年前后,申國最后被楚國滅亡。
由于申國建立在謝人活動的謝邑之地,受謝人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國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謝,成為又一批謝姓人。故《元和姓纂》稱:“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謝,……后失爵,以國為姓焉。”《姓氏急就章》也說:“謝氏,南陽棘陽縣有謝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為氏。”《萬姓統譜》:謝,“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謝,以邑為氏”。今天謝姓人大都尊申伯為始祖,其原因就在這里。
申伯封謝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謝人離謝邑而去,迂往東方或南方。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謝人又遭楚國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種子撒向全國在申伯受封前后由謝邑外遷的人中,有一些人東遷到今淮河與泖水相交的東南部一帶。后人因他們遷居于此,也把這里稱做謝城或謝邑。1979年3月,河南信陽市吳家店鄉墳扒村劉忠富院內,出土一批西周末期的青銅器,其中就有當年謝人鑄造和使用的器皿。一支銅削上還鑄有文字,銘文是“佳系仲榭子用”。銘文中的“榭”字即謝字,說明謝人確實在這一帶活動過。《清一統志·汝寧府》記載,羅山縣西北30里有謝城,在淮河之南,泖河東北。清代的羅山縣今名依舊,謝城當在該縣尤店鄉西圍孜與羅圍子兩村之間。這里西距信陽市墳扒村不遠,顯然是當年謝人遷到這里后的一個活動中心。
留在申國的謝人在東周初年又有一次遷徙記錄,不過這次是屬于追隨申國貴族而來。如史書所載,申侯在西周末年聯合其他國家滅亡西周,擁周平王建立東周,還把周朝國都遷到離自己較近的洛邑。為了加強對周平王的控制,又派軍隊屯駐在洛邑東郊。這時是申國最強盛的時候。與此同時,又在南方發展勢力,攻占淮水上游諸小國土地,派親近人等到那里建邦立國。于是在申國本土之外,又有了新的謝邑、謝城、申國。乾隆《信陽縣志》:“信陽、羅山皆申伯國也。”民國續修《信陽縣志》:“謝城在縣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方輿勝覽》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關北之古城。”古城旁又有楚王城、太子城,相傳都是當年申國人和謝人遷徙之地,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多次在信陽北60里的長臺關一帶的古城址中發現西周和春秋時期的銅器及其他文物,證明當時確有申國移民居住。而信陽在北周以后稱申州,顏師古等人都認為“古者申與信同”,可知二者有淵源關系。
申國謝邑在被楚國滅亡后,除有一部分人留居當地外,大多被作為戰俘遷到淮河上、中游。他們中屬于申伯之后者多改姓謝以紀念故國,而謝人則仍以謝為姓。又過了百余年,楚國與吳國在淮河流域爭霸,楚靈王擔心他們對自己不利,便把他們與許、胡、沈、道、房等國遺民一起,遷到今湖北武當山東南的荊山。從此,這部分人便流落到南方各地。
楚滅申謝后,被迫南遷的謝人有一些擺脫楚人的控制,繼續南遷到瀟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來。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到漢代時,已經成為一大勢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視,此后便在這里設謝沐縣。《水經·湘水注》說,湘水支流之一的觀水出謝沐縣,西北經觀陽縣西。漢代的謝沐縣即今湖南江永縣,謝沐則在該縣西南25里處。
南遷荊山的謝人中,約在戰國時期,還有一支西遷至四川涪陵,以后便成為那里的豪門大姓。至于秦漢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謝姓人,則大多與遷居荊山的謝姓人有關。而在北方各地的謝姓人,則多與留居謝邑的謝姓人有關。
謝姓先民,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戰國時期便開始向外遷徒,其中有不堪忍受統治者的壓迫而自動遷出的,也有被大國強迫外遷的;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內的一些地方,遠者遷往東、南、西三方較遠的地方。在河南省境內,主要是向東南方向遷居今信陽地區及向東北方向遷居今太康縣。信陽、羅山以及汝南,都是謝姓先民聚居之地。太康謝氏,也是在秦漢以前遷入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謝姓在申國故地得姓,后來隨著申國被楚國滅亡,便開始了被動或主動的遷徙過程。其中大部分人被遷到淮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區,其后因楚國與吳國在這里爭霸,—楚靈王又把他們中的一部分遷到今湖北武當山東南的荊山,亦即楚國的國都附近。此后,這部分人便以此為中心開始了在南方各地的遷徙。如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戰國時期南遷到瀟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來。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到漢代時,已經成為一大勢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視,不久便在這里設立了謝沐縣(今屬湖南江永)。又如另一支謝姓人在戰國末年西遷到重慶涪陵,后來還發展成為當地的豪門大姓。至于秦漢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謝姓人,除一些與前述被遷往越國的謝姓人有關外,又與遷居荊山的謝姓人有關。而在北方各地的謝姓人,則多與留居謝邑的謝姓人有關。至兩晉十六國時,以陳郡陽夏謝氏為代表的謝姓人從北方渡江南下,顯貴于東晉南朝,僑居于江浙三吳,原分為南北的謝姓人因而獲得了新的交流。隋唐以后,全國一統,謝姓無論南北,合而為一,頑強發展,逐漸成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個著名姓族。
春秋后期,魯國有成大夫謝息,說明在此以前已有謝氏遷入今山東省。據《左傳》記載,魯昭公十三年(前529年),楚靈王為防止滅國遺民被吳國勾引起來叛亂,強迫遷徙申國及許、胡、沈等國遺民于荊山 (在今湖北南漳縣境),其中便有以邑為氏的謝姓人。與此同時,還有一支謝氏遷至今湖南江永縣西南25里處,因這里是謝氏聚居點,西漢在此置謝沐縣,一直延續至隋代。大約在戰國時期,河南謝氏有一支溯長江三峽西上,遷至四川涪陵。東晉人常璩 (qu)所撰《華陽國志·巴志》“涪陵郡”載:“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之”,“乃移其豪、徐、藺、謝、范五千家于蜀,為獵射官……遂世掌部曲,為大姓。晉初移弩士于馮翊(yi)蓮勺(今陜西渭南東北來化鎮),其人性直,雖徙他所,風俗不變”。于此可知,涪陵謝氏有一支于漢代西遷至蜀郡;至晉初,蜀郡謝氏又有一支北遷至陜西渭南。《華陽國志·南中志》載“永昌郡”大姓有陳、趙、謝、楊;《校補圖注》稱這四姓皆中原舊姓。永昌郡系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置,治所在不韋縣(今云南保山縣東北金雞村),說明涪陵謝氏有一支于東漢時向西南遷移至今云南省。該志還在“(片羊) (za。g)柯郡”下載:“大姓龍、傅、尹、董氏與功曹謝暹(xia。)保郡,聞世祖在河北,乃遠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貢漢朝。世祖嘉之,號為義郎。”引文中的“胖柯郡”,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所在故且蘭縣 (今貴州凱里縣西北);“功曹”為官名,系郡守下功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除掌人事外,并得參與一郡的政務;“世祖”
指東漢光武帝劉秀;“番禺”即今廣東廣州。史書稱謝暹是胖柯人,說明西漢時已有謝氏遷徙到今貴州省,這支謝氏當系涪陵謝氏南遷的一支,他們居住在貴州及廣西的一些地方,與散居在今貴州境內的濮人、越人、僚人雜居通婚,成為部落酋長,后形成東謝蠻、南謝蠻和西謝蠻。
漢代至晉代,謝氏除在上述地區發展繁衍外,還分布于今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的謝氏,有的直接從祖根地遷入,有的則是間接而來,他們植根于江南,不斷發展壯大。
此外,東漢時有謝姓改為射姓者。東漢末,大鴻臚謝服,奉旨出征。天子以為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將其改姓射名咸。從此謝服及其子登、援便不再姓謝而姓射了。
歷史上謝姓的遷徙和分布,大多受政治環境的影響,有被動遷移和積極遷徙等多種形式。比較積極的因素有: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為了仕宦的方便,舉家向做官的地方遷徙,進而留居在那里;或者因功高受封而遷居受封之地。另外,讀書人四處求學和商人們的各地貿易,也有定居他鄉的可能。另一方面,比較被動的因素有:國家滅亡、民族矛盾加劇、戰亂、災荒等等,都會引起大規模的遷徙。當然,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如因在官場上失利避免受迫害,因仕宦失誤而家族受累發配遠方,因與鄰里結仇而遷徙相避等,也是謝姓人小規模遷徙的主要原因。至于因家族勢力發展太快,人口太多,不得不分莊另居,或者為改變生活環境而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遷徙,在歷史上也是時有發生的。
如果回頭考察一下我國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一些重大的歷史、政治事件,都是引起謝姓大規模遷徙的直接原因。如自春秋戰國以來,大小規模的戰爭總不間斷,這些戰爭又往往同旱澇災荒相交織,其結果無疑會引起謝姓人的遷徙和避難。另外,春秋戰國時期,秦漢之際,兩漢之際,東漢末年的諸侯混戰和三國時的戰爭,兩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南北朝的分裂和戰亂,隋朝統一后的大征發、大遷徙和隋唐之際的戰亂,唐末及五代十國的紛爭,北宋末年的戰亂及宋朝廷的大規模南遷,宋與遼夏金等政權的對峙,元末明末大戰亂,明清大移民,等等,都導致和形成了大規模的民眾遷徙。特別是在民族矛盾激化、漢族政權被其他少數民族政權所滅亡、取代時,移民的浪潮更加洶涌澎湃,幾乎可以波及到舉國上下所有的地區。因此,在上述大的歷史背景下,謝姓人出于主動或被動,內因或外因,直接原因或間接原因,便有了難以數計的遷移運動,從而造成了更為廣泛的分布。
具體到謝姓人在歷史上的一些重要遷徙活動,我們根據史傳和家譜,還是可以得知一些的。如陳郡陽夏謝氏的第二代人謝衡,雖然祖居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但在西晉末年因避亂遷居會稽始寧 (今浙江上虞南),至他兒子謝鯤時又一度遷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謝鯤弟謝裒,則因出任吳國內史而居于吳 (今江蘇蘇州)。謝裒子謝奕,則又在擔任會稽剡縣(今浙江嵊縣)令時遷居剡縣。此后,這支謝姓人便分布在這一地區,并在上虞(今屬浙江)和始寧形成兩大居住中心,一直綿延至今。宋朝時,謝衡三十二世孫謝波遷居會稽漫池,三十三世孫謝某居水溝營,三十七世孫謝善觀居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此前,在唐僖宗時,謝衡的后人中還有一支遷居江西鄂都,數傳至謝新,元朝時任梅州 (今屬廣東)令,徙家于此,被后人尊為梅州派開基祖。此外,由于這支謝姓人進一步分衍的緣故,各個時期的重要人物還被尊為這些新支派的祖先。如由于謝衡始遷會稽,便被尊為東山會稽派始祖;謝衡五世孫謝肇被尊為稽金公支派始祖;四十世孫謝枋得被尊為疊山派始祖,等等。又如會稽山陰謝夷吾的后代在唐代時有人遷居福建長樂,以及嵊縣、上虞等地,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這些地區。
唐宋時期謝姓的遷徙
唐代至宋代,由于朝廷調遣、征戰、兵燹(xia)等原因,中原地區幾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閩越地區大移民,居住在謝姓祖根地河南的謝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及廣東東部畬族酋長藍奉高、雷萬興等集結人馬,劫掠城 鄉,為害百姓。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朝廷派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3600名,戰將123員,入閩平亂;后又派陳政的兩個哥哥率領一批軍校前往增援,陳政之母魏氏帶著陳政之子陳元光隨軍前往。陳政的兩個哥哥及陳政先后病亡,21歲的陳元光于儀鳳二年 (677年)代父領兵,經過九年征戰,平定了局勢,進行了一番建設,使百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隨陳氏父子戍閩的中原將士,共 64姓約7000多人,幾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戶。當時遷閩的家屬有400余戶四十姓,其中即有謝姓女眷和男眷。
唐朝末年,壽州人王緒在黃巢起義的影響下聚眾起義,攻克固始。固始人王審潮 (即王潮)、王審邦(gui)、王審知三兄弟參加義軍,885年至漳州,殺王緒,次年攻取泉州,降唐,后據有泉、汀五州之地,王潮任威武軍節度使。898年王潮死,其弟王審知繼任,盡有今福建之地,909年被后梁封為閩王。在河南固始隨同王潮、王審知入閩的有27姓,約5000人,其中即有謝姓軍校。這一批中原人全都在福建定居,為開發和建設福建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福建謝氏譜牒資料記載,隨王氏兄弟入閩的謝氏有謝彥時(正一)、謝淇、謝浩、謝康、謝文樂等人,后分衍為幾支。柘榮溪坪《謝氏族譜》云:“后梁乾化間,我祖彥時公,從王審知入閩,為左朝儀大夫,掌建州武夷沖佑觀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鄉。”福安曉陽《謝氏族譜》云:“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隨王審知入閩,始遷古田,旋遷曉陽之地創立基業。”古田石床《謝氏族譜》稱:“浩公,兵馬使,隨王審知入阿,子雍,棄官居石床。”連江龍山謝氏譜稱:“康,唐光州刺史,隨王審知入閩,傳至南宋,基,避地龍山開基。”寧化、連城、松溪三個村的《謝氏族譜》均載:“始祖文樂公,字季遠,左學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唐僖宗時,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節度使。王審知聞公博學多才,奏辟為判官,挈家相隨入閩。審知屢用公策,削平黃巢。及審知為閩王,公為王府長史,寓居邵武禾坪鸛樹下,后徙居黃連鎮。其子望,字汝標,孫彥斌,相繼為黃連鎮將。”這一支謝氏,分布于閩西,后分衍到江西、廣東。
福建謝氏譜牒資料還顯示,唐代謝氏除了隨陳氏父子、王氏兄弟入閩者外,還有因任官、避亂等而遷往福建的。入閩時間最早者是謝成。古田石床《謝族家譜》云:“成公仕唐,為國匡霸侯,于武德二年(619年)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為南枝。”第二位是陽夏謝氏謝靈運的后裔謝善宰。建寧客坊水尾村《謝氏族譜》云:“靈云生鳳,鳳生超宗,超宗八傳到令淮,唐代時官居散騎常侍,出任韶州長史,后改任虔州節度使。唐圣歷戊戌(698年)為避李奇亂而致仕,攜子德額及家眷120余人從江西雩州縣(今興國)擇遷廣昌張川際開基。令淮四傳至善宰,唐金旌光祿大夫,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再避亂攜家眾入閩,定居綏西(今建寧)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龍津坊開基。”謝善宰的后裔,主要分布于閩西建寧、寧化,其后又有分遷于江西廣昌、廣東梅縣、浙江等地者,是閩西一大派系。第三位是霞浦麥山始祖謝文仕。譜載:“文仕公號閩峰,原河南光州固始縣人,仕唐,大中宣宗朝甲戌八年(854年)特授光祿大夫,受兵部尚書職,至大中己卯十三年(859年)辭職歸田,由淮入閩,駐福州,后尋至福寧麥山下埔樟澳開基。”謝文仕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閩東霞浦、寧德等地,是閩東一大派系。第四位是謝十八。惠安東園《謝氏族譜》云:“謝十八,名諱失傳,據稱,于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因避黃巢亂而入閩,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閩縣,一居晉江,二居惠安,一居永春坂頭。”第五位是謝滔。南安東門《謝氏族譜》云:“謝滔字國珍√唐僖宗文德六年(888年)進士,福建御史大夫,避黃巢亂于閩之泉州、晉江。”謝滔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閩南地區。第六位是東漢山陰人謝夷吾的33世孫謝肇(字景初),他“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蠻有功,任韻州刺史,閩粵卒叛,復提兵剿平,詔授金紫光祿大夫、一等檢校、戶部尚書,子孫遂居福建,其曾孫謝貞吉遷福建邵武烏州”。
五代時入閩的謝氏有兩支:一支始祖是東晉宰相謝安的后裔。謝安世孫謝致中,唐僖宗時任左散騎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時仕古閩參軍、節度使”,留居福建。謝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一支始祖是謝蔭隆,他“于后晉開運甲辰(944年)自豫章臨川遷建昌軍城,續以荒年,移居邵武水東坑”。謝蔭隆的后裔,分布于閩北的邵武、將樂、沙縣、明溪、永安一帶。
兩宋時期,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規模的南遷,時間在“靖康之變”前后,流向是長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區,絡繹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隊伍中,也有不少謝姓人。
北宋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次年四月俘獲宋徽宗、宋欽宗和宗室、后妃等數千人,搶掠大批珍寶北去,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1127年5月,康王趙構稱帝,是為宋高宗,南宋開始。同年10月,南宋政府自商丘南遷揚州,又逃到鎮江,后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定都。這一時期,中原人為逃避戰亂,多次大規模南遷,主要是到江浙一帶,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區的。在這批大遷移中,有不少是中原地區的謝姓人,其中有史書記載的是謝克家。謝克家是蔡州上蔡(今屬河南)人,紹圣四年(1097年)進士,隨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
宋代,謝氏還有繼續遷入福建者。據謝氏《報德堂譜》稱:“(謝)澄源,原名四十五郎,自光州固始遷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溪,子十一郎,宋建隆二年(961年)遷連城曲溪口,復遷上杭州謝峰溪。”這一支謝氏,分布于龍巖、連城、上杭、漳州、泉州及粵東等地。宋孝宗淳熙年間,謝均蘭由固始遷永定山前。宋理宗時禮部尚書謝宗賀之子謝琚,知邵武府事,遂在福建定居。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謝星,字林壽,因不順從權貴被貶玉融州(今福清),致仕后隱居于平潭君山嵐下村,其后裔稱“東嵐謝”,分遷于漳州、泉州、長樂、閩侯、福清等地。還有謝受甫,字玉賢,宋末由江西洪都遷順昌水南。
謝氏經過多次遷徙、繁衍,至宋代,已遍布南方各省,今浙江、江蘇、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區都有許多謝氏聚居點。謝氏在南遷的同時,由于官職調遷、游學、經商等原因,也有徙居北方各省的,至元代,已分布于黃河流域的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內蒙古、寧夏、甘肅等省區,河北省及東北的一些地區也都有謝氏的聚居點。
唐代時,謝夷吾和謝纘的后代主要在東南沿海一帶生息繁衍,有些也生活在中原各地,從而在分布上與以前相比更為廣泛。另據唐《貞觀八年條舉世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世族譜》、《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記》等書記載,這一時期的謝姓主要有會稽和陳留兩大望族,各以謝夷吾和謝纘為祖先,說明上述兩支謝姓人在漢魏南北朝以后仍在頑強發展。不過,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里,有99姓、237望、369人出任宰相,但沒有一人出自謝姓,說明謝姓人在這一時期的地位與此前兩個時期相比已有較大程度的下降。
與唐代或隋唐五代時期的謝姓有所不同,宋代或宋遼金西夏時期的謝姓獲得了空前發展,特別是在南宋時期更是如此。當時謝姓的知名人物,僅見于正史的就有謝文節、謝元壤、謝方叔、謝諤、謝麟、謝德權、謝皋、謝絳、謝淳、謝良佐、謝泌、謝濤、謝深甫、謝枋得、謝崇平、謝景溫、謝貝見、謝炎等數人,見于其他記載的又有謝茂希、謝伯景、謝履、謝伯宜、謝詞、謝允昌、謝季成、謝皓、謝文龍、謝(氵是)、謝升、謝黻、謝佃、謝安時、謝潛、謝舉廉、謝逸、謝(艸過)、謝如意、謝洪、謝發、謝勛、謝孚、謝英、謝孝義、謝師稷、謝汝明、謝公旦、謝夢生、謝子強、謝斑、謝升賢、謝應瑞、謝堂、謝昌元、謝徽明、謝翱等人,與唐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在血緣上大多是或自稱是謝夷吾、謝纘的后代,在籍貫上除傳統的會稽、陳留兩郡及所屬各縣外,又有福州、富陽、龍溪、資州、歙、嘉興、晉江、光澤、惠安、壽春、金堂、許州、政和、新喻、臨川、開封、資陽、潁昌、豐州、長溪、仙游、遂寧、弋陽、天臺、泉州、永嘉、當陽、祁門、建寧、甌寧、邵武、武宣、長汀、永康、咸州、瀏陽、建安、寧鄉、臨海、崇仁等地,若以當代行政區劃分則是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蘇等省,其中又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最多,反映了它在祖居地和新住地共同發展且以東南各省為中心的基本規律。
總的來看唐宋時期的謝姓,其基本特點正如以上所述。如果我們再進一步發掘其中的特殊性,便會發現其最為知名的人物應是唐代的謝偃、謝肇,宋代的謝濤、謝良佐、謝逸、謝翱、謝枋得、謝深甫,以及宋理宗謝皇后等人。諸人所在的謝姓家族,如衛州謝氏、江西興國謝氏、浙江富陽謝氏、壽春上蔡謝氏、臨川謝氏、長溪謝氏、信州弋陽謝氏、臺州臨海謝氏等無疑也都是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家族。當然,由于在宋代以后私家修譜之風盛行,許多謝姓人也像其他姓氏的人一樣編修了自己的家譜,并在其中記錄了自己家族發展演變的歷史,使我們能夠得以從另一個方面對其有了更多的認識。這些記錄在家譜中的謝姓家族當然也不乏影響重大者,其中如先后居住在仙游、莆田、潮州一帶的宋會稽知府謝斯立、潮州總管謝升一等人所在的家族便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
元朝時期謝姓的遷徙
宋代以后,元代時期,謝姓的發展再度陷于沉寂。在此之前的金朝中,曾有謝庫德、謝夷保和謝里忽三人名載史籍,但他們大抵有另外的血統來源,或者直接是少數民族姓名的漢字譯音,與其他朝代中的大多數謝姓名人并無相同之處。這種情況大約開啟了這一時期謝姓的新的先河,所以到元代以后的謝姓名人,見于史書記載的也只有謝讓、謝端、謝一魯、謝伸溫和謝睦歡等人,即使加上見于其他書中的謝景章、謝俊民、謝暉等著名人物,其總體數量也依然難以與此前的宋代相比,在某種程度上倒與唐代有相似之處,說明謝姓在發展中于這一時期曾呈現了波浪式的規律,其巔峰是在宋代,而唐代和元代都是其低潮時期。
另外,從歷史上一些謝姓名人的籍貫上,也可以看出他們的一些分布特點。如東周時期的謝息是魯國人,生活在今山東曲阜一帶;西漢時的謝殷封章鄉侯,居住地在今湖北荊門西;后漢時的謝甄是汝南召陵人,其地在今河南郾城東;謝弼是東郡武陽人,其地即今山東莘縣;謝該是南陽章陵人,居住地在今湖北棗陽南;謝夷吾是會稽山陰人,其地即今浙江紹興;兩晉南北朝時的謝衡、謝安、謝萬、謝靈運等都是陳郡陽夏人,其地即今河南太康;唐朝的謝偃是衛州衛人,其地即今河南浚縣;五代時的謝瞳、謝文節都是今福建福州人;宋代的謝濤、謝絳是富陽人,其地今屬浙江;謝履是福建惠安人,謝季成是福建晉江人,謝良佐是河南上蔡人,謝逸是江西臨川人,謝勛是福建建安人,謝諤是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南)人,謝方叔是威州(今四川理縣)人,謝折賢是福建仙游人,謝翱是福建蒲城人,謝枋得是江西弋陽人,謝深甫是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元朝謝讓是潁昌(今河南許昌)人,謝應芳是江蘇武進人;明朝謝徽是長州(今江蘇蘇州)人,謝肅是浙江上虞人,謝璉是福建龍溪人,謝綬是山東樂安人,謝鐸是安徽太平人,謝遷是浙江余姚人,謝榛是山東臨清人,謝有儒是湖北蒲圻人,謝杰是福建長樂人;清朝的謝濟世是廣西全州人,謝清高是廣東嘉應(今梅州)人,謝升是山東德州人,謝墉是浙江嘉善人,謝朝恩是四川華陽人,謝家福是江蘇吳縣人,謝寶勝是安徽壽州人,謝啟昆是江西南康人,謝家樂是浙江錢塘人。由上述可見,在東周至清朝期間,謝姓人的分布呈越來越廣泛的趨勢,而且相繼到達今天的河南、湖北、山東、浙江、江蘇、江西、廣東、福建、四川、陜西、河北等地,說明這些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是謝姓人的分布中心。當代謝姓分布特點表現出南方多。北方少的特點遷居臺灣香港和澳門。
在臺灣,謝姓是位居第13位的大姓。謝姓人的遷居臺灣,謝氏自大陸徙居臺灣,最早者在明朝后期,距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
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與顏思齊設寨于笨港(今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渡海到臺灣墾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謝姓人加入拓墾行列,成為最早入臺的謝氏移民。鄭芝龍之子鄭成功,被南明永歷帝封為廷平郡王,率領將士數萬人入臺,經過八個月的戰斗,于清康熙元年國懷抱。鄭成功的部下有個謝賢,任工官,還有個謝巖,任州官,他們二人于1664年前后到達臺灣,是有名可查考入臺最早的謝姓人。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五個月后病死,其子鄭經嗣位,據守臺灣,至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鄭氏父子主臺期間,閩、粵人大批徙居臺灣,其中有謝某徙居今臺南市,死后葬在新豐區埤(pi)仔頭。還有一位謝姓人,來臺后輾轉定居于現在的桃園市。
清朝政府領有臺灣后,謝氏入臺者絡”繹不絕。有文獻記載的謝氏入臺及在臺的活動即有將近20起。例如: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有一謝姓人與黃、馮、邱諸姓,合筑茅港尾保五社課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朱一貴領導臺灣農民起義時,有廣東籍移民謝必鳳及
其家族,協助清朝官兵平亂。
康熙年間,有一位謝姓移民,到達大若p榔西堡的學甲莊開墾。
康熙末年,有謝、蔡、杜、陳四姓人,合墾今苗栗縣后龍鎮。
乾隆元年(1736年),泉州人謝榜,進入現在臺北縣林口鄉嘉寶樹的寶斗厝 (cuo)坑開墾。
乾隆十六年(1751年),謝俊元捐建麻豆鎮北極殿的齊房。 乾隆二十年(1755年),謝啟湖與洪、邱、杜、余等姓人,修建水堀頭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謝尚賜與鄉人鄧、賴、曾、邱等姓,設置里港天后宮的義渡。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有謝朝及謝夸、謝標、謝建、謝群、謝欽先后攜眷渡臺,居住在彰化縣二林堡路上厝鄉,以務農為生。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謝明顯居住于麻豆保虞朝莊,與莊民同立武廟香燈禁碑。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謝章和與其他姓的人,呈請官府嚴禁棍徒誣控。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謝荃觀將其
父所遺水田一丘(在大加臘中心莊),出典于邱魯士。
乾隆年間,謝秀川由桃園入墾大(王獻)嶺;泉州人謝友遠,與陳振聲到達臺北縣石碇鄉的鹿窟村路開墾。
嘉慶十三年(1808年),謝(繆-纟)(liu)與楊啟元等人,合建東螺西堡的北斗街。
嘉慶末年,謝品八墾水底村中三股。
明、清時期移居臺灣的謝姓人,基本上全來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廣東的沿海地區,有相當一部分人自稱是疊山公(即南宋末愛國詩人謝枋得)的后裔。近現代,謝氏入臺人數更多。此外,在日本侵占臺灣時期,臺灣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的姓“平尾”,1945年臺灣光復后,這些人奉命重新改姓謝。
370多年來,謝氏在臺灣已扎下深厚的根基,并且不斷發展壯大,至今已是全臺灣的第十三大姓,人多而勢眾,臺北、臺中、臺南、基隆、新竹、高雄、花蓮、澎湖、南段等市、縣還建立有謝氏宗親會。
至于在香港和澳門,也有不少謝姓人居住。他們大多是歷史亡的廣東謝姓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屬于客家人。當然,在近年以來,也有不少其他地區的謝姓人陸續遷到這里居住,進一步擴大了謝姓人在這里的隊伍。另外,他們也像生活在臺灣的謝姓人一樣,活躍在當地的政治、經濟、文教等領域,并且為了加強同姓宗親之間的聯系,還成立有謝氏宗親會,并與總部設在臺灣的世界謝氏宗親總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移居海外
目前,生活在海外的謝姓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歐美,大洋洲等地。謝氏徙居海外,除了南宋時的謝升卿改姓名為陳日(日巨火)遷往安南(今越南外),最早始于明代。明英宗天順年間 (1457—1464),訂州(治所在今福建長汀)人謝文彬,因取鹽下海,飄泊至暹羅國(今泰國),留居該國,官至坤岳(學士)。明神宗萬歷庚子年(1600年),福建廈門海滄謝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呂宋 (今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謀生。清朝至近現代,有更多的謝姓人走出國門,飄洋過海,歷盡艱辛,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謀生求發展。多數是從臺灣出發,也有直接從大陸遷往海外的,移民的目標主要是東南亞,也有到亞洲其他地區及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歐洲的。現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緬甸、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國,拉丁美洲的巴拿馬、蘇里南,歐洲的法國、英國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等地區。
僑居海外的謝氏,為當地的繁榮與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涌現出許多杰出人才。泰國有謝易初、謝國民、謝慧如、謝樞泗、謝其昌、謝伯誠等。謝易初,祖籍廣東省潮汕澄海縣外砂區蓬中鄉,于本世紀20年代與其弟謝少飛在泰國建立卜蜂集團,以飼料及養殖業起家,至50年代逐漸成型。目前,卜蜂集團的負責人是謝易初的四兒子謝國民,業務有農業、工業、水產養殖、種子及化工產品、外貿、房地產開發、服務、石油化工、機動車制造、電話及衛星通訊服務等九大系統,擁有的公司超過400家,遍布泰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土耳其、印尼等地。其中,在中國所設立的合資及獨資企業超過70家,投入的資金累計超過40億美元。據有關資料顯示:謝國民的財富約 60億美元,在世界華人“50位超級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五位。謝慧如,出生于廣東省潮州官塘鎮實湖,14歲赴泰國打工,后創辦泰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1995年時擁有財富約10億美元,1996年83歲病逝。他不僅是泰國屈指可數的富僑,而且是著名的慈善家,他在泰國及故國桑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捐獻,每年以千萬計,曾獲泰皇御賜四等皇冠勛章。謝樞泗是著名實業家,曾被泰皇賜封男爵,并獲白象勛章。謝其昌為和艾市前市長。謝伯誠是著名的儒家哲學士。
印度尼西亞有謝桂芳、謝建隆、謝建智、謝建友等。謝桂芳為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人,曾任蘭芳共和國(今印尼的加里曼丹)第八任大總統。謝建隆,祖籍福建省,出生在西爪哇馬札瑯卡,青年時期曾以修補車胎為業,做廢紙生意。1957年與弟弟建智、建友等開設了阿斯特拉國際有限公司,經營汽水、香茅油及農產品。60年代后期從事汽車買賣,并在印尼裝配日本汽車,經過30年的發展,成為印尼最大的汽車裝配商。由于其長子謝重生經營不當,曾造成 13億多美元的損失,但現在謝建隆的財富仍超過10億美元,走世界華人億萬富豪之一。美國有著名學者謝益謙、舊金山華人權益促進會執行主席謝國器等。澳大利亞有飛艇發明家謝纘泰,祖籍廣東開平。蘇里南有財政部長謝欣。
從大陸遷往海外各地的謝姓人,當初在國內的時候有同宗共族的人安排一切,一旦遠離宗族,客居他鄉,方才體會到親情的重要。于是,來自各地、本非同宗的謝姓人,基于血濃于水,又是同在異鄉為異客的共同感受和同宗族誼的親切感,自發地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宗親聯誼團體,藉以作為彼此間互相照顧、互相支持、合作團結的手段,共謀宗親間的福利。
謝氏宗親聯誼會,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四十多個。其中如新加坡南洋謝氏總會,創辦于1929年,至今已有63年的歷史。在 1989年10月15日,該會在新加坡海京海上大酒樓,舉行了紀念總會成立60周年暨互助部成立37周年紀念大會,會后還出版了紀芯特刊。再如泰國謝氏宗親總會,下轄合艾等宗親分會,1982年10月派團參加了在香港召開的謝氏宗親第三屆懇親大會,兩年后又承辦了第四屆懇親大會。此外又有美國舊金山謝氏宗親會,加拿大多倫多謝氏宗親會,美國三藩市謝氏宗親會,馬來西亞謝氏聯宗總會,香港謝氏宗親會以及臺灣北縣、桃園、新竹、臺中、南投、彰化、臺南、臺東、花蓮、基隆等地的宗親會等。在此基礎上,由香港宗親會和美國三藩宗親會聯合倡議,1977年8月,世界謝氏宗親總會在美國舊金山宣布成立,隨后召開了世界謝氏宗親總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其后,在1979年 10月、1988年10月和1989年10月,又分別在臺北和美國舊金山召開了第二至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在1979年的大會上,確定大會會址設在臺劍匕,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聘任謝東閔為名譽會長。在以后的幾次會議上,又決定創刊《世界謝氏通訊》、設立海外青少年宗親回國求學獎助金、聘請各地熱心宗族事務者執任總會榮譽職務、組織謝氏源流研究會、統一制定會徽、協助各地成立宗親分會、編印謝氏歷代文獻等。總會會址在臺北市陽明山謝氏大宗祠,亦即臺北市士林區嶺頭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號。
此外,世界性的謝氏宗親聯誼組織還有:世界謝氏懇親大會、世界昭倫宗親懇親大會、全球謝氏宗親總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