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姓來源 |
焦姓起源
出自姬姓。一說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所載:“周武王封神農之后于焦。今陜州東北百步焦城是也。”焦國故址在今河南省陜縣南部。
為南方少數民族姓氏。據《華陽國志》云:南中夷四姓有焦氏,別為一派。 |
-
焦姓郡望堂號 |
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記載:焦氏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記載:望出中山、廣平、馮翊。
中山郡:戰國時為中山國,被趙國所滅。秦代為巨鹿郡的領地。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漢景帝后改為中山國。相當于河北省北部地區。
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縣一帶。
馮翊郡:漢武帝時置撟蠓腭磾,相當于今陜西省大荔縣一帶。
堂號
三詔堂:源出江蘇省鎮江市名山焦山處士焦光的家世,自東漢焦光結廬隱居此處,平生饑不茍食,寒不茍衣,故焦山便是以焦光為名的。在這里,可看到上游八九里,矗立江流轉折處,江中心號稱浮玉的名勝區焦山。東漢時,焦山大宅的姓焦主人,因漢靈帝三度下詔請去做官而拒絕,名傳千古的焦光后裔,就以“三詔堂”作為堂號。
此外,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飲仙堂”、“中山堂”等。
|
-
焦姓家乘譜牒 |
山東章邱焦氏家譜,(清)焦家麟撰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湖南長沙焦氏支譜十六卷,(清)焦立炳纂,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廣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江蘇鎮江潤州焦氏宗譜十卷,末一卷,(清)焦大興主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焦氏宗譜十六卷,(民國)焦達三、焦少桐等編,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行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
江蘇豐縣焦氏家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豐縣順河鄉。
江蘇常州焦溪奚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奚廷瀛纂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缺三卷)、吉林大學圖書館。
河南鎮平焦嶺黃氏家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江蘇泰州寺巷焦氏族譜現存甲子(1924年)、丁亥(1947年)續修譜,2007年又續修新譜。
|
-
焦姓遷徙分布 |
遷徙分布
河北省北部地區、南部永年縣一帶
陜西省大荔縣一帶。 |
-
姓氏 |
大陸 |
臺灣 |
香港 |
澳門 |
焦 |
jiāo |
Chiao |
Chiu |
Chio |
-
|
|
焦-Jiao-最好不用聲母是q.x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都用j.聲母.iao韻母或陰平調的字。-最好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焦"字的"焦糊"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您的姓氏筆畫為12畫。 |
|
|
“焦”姓女寶寶取名
焦理鐵
焦嬿云
焦強用
焦閏尹
焦驥攢
焦嫻丁
焦銘媛
焦嫻泳
焦崔朧
焦由林
焦貞莊
焦姣鵑
焦琳青
焦雄寰
焦井唯
焦詩善
焦靜升
焦石格
焦言源
焦黃包
“焦”姓男寶寶取名
焦臻雷
焦順馳
焦安初
焦焱地
焦興港
焦博江
焦翰部
焦旦偃
焦綱單
焦地豫
焦義標
焦翔贊
焦澤楷
焦天富
焦釀雷
焦樹向
焦禹叆
焦允佛
焦績帝
焦鎮勵
-
-
|
|
|
|
|
|
|
|
QQ頭像使用方法
把鼠標放到上面的一個QQ頭像圖片上,點擊右鍵,選擇“圖片另存為”,把QQ頭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點擊QQ面板的“菜單”→“設置”→“個人設置”,這時就進入QQ的“個人設置”面板,然后在QQ頭像右邊點“更改”→選擇“本地上傳”→選擇你剛保存的頭像→最后點“確定”,這在你就擁有了超個性的QQ頭像了,趕快試試吧。
只有QQ會員或QQ等級在16級以上的用戶才可以使用QQ自定義頭像! |
|
|
-
字輩排行
全國焦氏統一字輩:“和云麟中祥錫延順保昌宏福江德潤國英繼慶常前發廉守禮榮貴積賢方”。
姓下第一字:“宏江潤國繼常前廉守榮積方”;
姓下第二字:“福德英慶發禮貴賢”。
江西進賢焦氏字輩:“金玉圭呈光前宇后。”
山東章丘焦氏子輩:“式元肇其念,方裕守體傳,有余允志廣,百世受承延”
山東平陰焦氏字輩:“春廷萬京緒廣懷名正順慶樂文學元同化榮伯玉希召義法傳”。
山東齊河焦氏字輩:“士言召宗凡,方裕(玉)守(興)體傳(田)”。
山東即墨焦氏字輩:“元希正宗澤延明清毓國同華作善錫慶”。
山東蓼藍焦氏字輩:“受成希世敬和修平傳經延續振起家聲”。
山東泰安焦氏字輩:“元歷恩德成忠志明星”。
山東濟寧焦氏字輩:“繼興開啟,儒業宜長”
山東日照、諸城焦氏字輩:“永建安自廣淑世繼宗祥傳忠得慶兆衍正寶維良”。
湖北陽新焦氏字輩:“世步昌隆成、開元家學愈”
湖北通山焦氏字輩:“南元家學裕從國列文章”。
湖北宜昌焦氏字輩:“正德維永世發文學”。
湖北庥城、重慶焦氏字輩:“耳興應大仁義永芳玉成家國金生九章”。
湖北十堰焦氏字輩:“志大興隆永遠昌盛應天洪發裕厚傳家孝敬忠義榮耀光華祖功宗德世代明霞”。
湖北焦氏一支字輩:“攀魁守發祥賢次圓明亮”。
安徽合肥焦氏字輩:“席福其長傳家有寶”。
江蘇豐縣焦氏字輩:“元運文明世泰景祥慎修宗德永保家邦”。
河南民權焦氏字輩:“清明家道顯仁儀見先天”。
河南睢縣焦氏字輩:“祥道太廣明善”。
陜西神木焦氏字輩:“炳元士同雄培養史作林”。
四川敘永焦氏字輩:“廷學成云喜”。
江西遂川焦氏字輩:啟文學名賢
焦氏一支字輩:“焦必定興洪家善廣吉忠世尚傳夏運存開永繼祥”。
焦氏一支字輩:“可(繼)福玉長清希學”。
焦氏一支字輩:“元運文明世泰景良慎修宗德永保家邦”。
焦氏一支字輩:“中元日恒正維德永世昌”。
湖北省孝昌縣、大悟縣、武漢市焦氏一支字輩:“元亨利貞 正大光明 祖功永懋 家道長興 已揚義子 克紹先行 文章華國 纘緒增榮……“ 資料有待補充。[1]
湖南焦氏淵源:
長沙城南焦氏
一世祖瓊公,字渭陽,官威平衛指揮,知云貴兩省軍務兼福建衛指揮,明洪武13年(1380)承旨征調,道經洞庭病故,葬湘陰東城外虎狼沖。至五世祖瑀公生麒、庶,麒公分支湘陰;庶公,字績熙,行二,明宏治2年(1489)徙居善化城南醴陵坡,葬于此,派衍長沙。明嘉靖38年(1559)創修族譜,清康熙57年(1718)、道光21年(1841)、咸豐10年(1860)續修,光緒27年(1891)再續時,現丁469人。同治元年(1862)建支祠于臨都三甲夜乾塘。派語:(自六世起)攸分箕裘福,光明正宏常,生人惟立志,樹德務知方,慈孝家庭樂,雍和嗣裔昌,湖湘呈瑞彩,鐘毓啟賢良。
瀏陽焦氏
始遷祖甫公,元末自江西南昌遷瀏北天井江。后人分布于龍伏、焦家橋。至清光緒33年(1907),已傳22代,丁口1600余人。辛亥時湖南督軍焦達峰即屬該族。
茶陵焦氏
明永樂4年(1406)自攸縣西門遷虎踞。
湘陰中塅焦氏
始祖瓊公,字渭陽,籍金陵,授威平衛指揮,知云貴兩省軍務兼福建衛指揮,明洪武13年(1380)征調道經洞庭,病故,諭葬湘陰,子孫以衛務留宦潭州。至八世俊公,字維賢,明嘉靖9年(1530)始遷湘陰城東門外八甲。后人分布于南鄉之中塅、三神鄉之豐倉、高明鄉之清泉沖、云靜鄉之三峰窯等地。宗祠在中塅。
華容三封蓮花堰焦氏
始遷祖貴公,安徽鳳陽人,元至正14年(1354)隱遷華容七都(今三封寺蓮花堰)。至六世有兄弟五人,惟次子虎、三子華、四子茂居原地。自貴公起連續八代均系戎馬生涯,故稱軍家。子孫聚居蓮花堰,星居各地。字派:(自十一世始)思祚致遠大,修德自榮昌,毓秀鐘奇俊,永為邦國光。續派:忠孝仁之本,廉明治必長,如斯傳百世,紹啟允賢良。
資興焦氏
太始祖瑛公,以江南世胄膺禮部尚書兼太子太保,宋元豐6年(1083)自江蘇鎮江因奉剿來湘之郴縣烏嶺,四世(一說八世)景忠公于元末徙居興寧之程水何家寨,再傳必政公,徙居高沖坪頭嶺。十七世培公派下遷居城廂。至1949年,已傳31代,族人約3000余人。1914年五修族譜。該族焦起良,明永樂16年進士,子從周,正統4年進士。清道光7年(1827)重建祠堂于高沖。祠聯:祖天官孫天官祖孫著兩朝聞望,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冠四海英才。
麻陽毛坪焦氏
明洪武年間從江西徙居湖南麻陽楠木橋牛套坎,繼遷毛坪(躍坪)居住,子孫散遷長潭、蘭村和鳳凰、懷化等處。字派:通光倡仕林,圣朝志景文,再異四枝開。世秀大長清,方復輝德慶,加增裕繁榮,又兆強萬代,更轉永全興。
現代人氣名人
焦恩俊
焦 帥
焦劉洋
焦 姣
焦華鋒
焦 晃
焦建成
焦 媛
近代人氣名人
焦國乃
焦若愚
焦易堂
焦善民
焦裕祿
焦林義
焦紅光
焦玉蓮
焦實齋
焦德秀
焦力人
焦朗亭
焦道遠
焦玉山
焦瑞身
焦 紅
焦菊隱
古代人氣名人
焦煥之
焦光俊
焦元操
焦 循
焦繼軾
焦尊生
焦應庚
焦 白
焦可群
焦 粲
焦子俊
焦 錫
焦慶安
焦伯誠
焦寶顧
焦元亨
焦袁熹
焦希淑
焦 潤
焦秉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