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
-
禹姓來源 禹姓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姒姓,出自遠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禹為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歷史上“三皇”之一,亦稱大禹、夏禹、戎禹。大禹的父親叫鯀,是黃帝的孫子之一,主要職責是治療水患。但是,鯀即使在死后也沒有放棄幫助人類的志愿,他留下了大禹。大禹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堅持不懈地治理水患,他采用排、疏的方法,大禹終于將洪水制服了,人們擁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們的王。啟,后來就是中國上古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的開國之君夏啟。傳說,夏啟推翻了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開啟了家天下的歷史。夏啟特別喜好音樂,曾上天偷取了天帝享用欣賞的樂章回到人間,這就是后來著名的古樂“九辯”和“九歌”。后來,楚國著名詩人屈原就是用這些音樂創作出了許多優美的詩篇。 大禹還有一個小兒子叫罕,封姓為余,成為后世余氏始祖。大禹因治水有功,被舜帝選為繼承人。舜帝死后,他繼位擔任夏部落聯盟的領袖。
禹姓在大禹的后代子孫中,多以祖上的名字為姓氏,稱禹氏,世代相傳。禹氏族人大多尊奉夏禹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附庸國鄅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有妘姓諸侯國鄅國,子爵。鄅國位于中國山東省臨沂市城北八公里處的南坊鎮古城村。鄅,是西周初年的一個封國,是周公旦所封的夏后氏之裔,子爵,妘姓。公元前525年,鄅國國君出城督耕,邾國人乘機攻襲禹都。在鄅國守門將軍準備關閉城門時,被邾國人羊羅殺死,遂攻入城內,后把鄅子的家屬全部俘虜而走,而且還霸占了鄅國“沂西之田”。此次事件發生后,鄅子嘆道:“我已經無家可歸了。”便干脆到了邾國。邾莊公曹穿是個淫夫,將鄅子的夫人還給鄅子,卻將其女兒扣留下了。翌年,鄅子的夫人向娘家親戚、宋國大夫向寧請求宋軍出兵伐邾國,向寧為了給妹妹報仇,出兵圍困了邾國的蟲邑,把鄅國俘虜全部奪回。到了春秋晚期的周敬王姬丐二十七年,魯國伐邾,邾國戰敗,魯國順帶吞并了曾一度被邾國占領的鄅國“沂西之田”,同時鄅國也被魯國吞滅。考古學家在鄅國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從兩周至漢朝不同歷史時期的陶器殘片和銅戈、銅、箭鏃等文物。古城村南部的“林子”,相傳即為鄅子之墓地。
鄅國滅亡后,在鄅子的后代子孫中,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鄅姓,后來去邑為禹,表示亡國,稱禹姓,世代相傳。
源流三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回族禹氏,主要分布在中國陜西省安康市的恒口地區。
據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安康禹氏后嗣為其始祖所立墓碑記載:“始祖禹開云,系西安府渭南人也。清順治年間,跋山涉水,來到興郡安邑(陜西安康),住在梅子鋪東、越河西岸(越嶺關)。”
源流四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等地。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
滿族、錫伯族伊拉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禹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網友關注
精品推薦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靈武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2℃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喀什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阿圖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3℃
- 海西州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0℃
- 文昌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5℃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
- 剛察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雨夾雪,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6/2℃
- 托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