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厥的源流并未有定論,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應該帶有塞種及匈奴的血統。大部分突厥形成了今天的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等中亞突厥語民族。現代土耳其人,認為自己是突厥的直系后裔,他們認為突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國的北匈奴。西元6世紀突厥部落游牧于金山(今阿爾泰山),初歸附于柔然。西魏時首領土門擊敗鐵勒,破柔然,建立政權,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攻滅東突厥,唐高宗顯慶四年(658年)唐又滅西
阿史那氏的相貌特征突厥,余部西遷中亞。但是在武后(武則天)時期,再度建立后東突厥帝國。約在7世紀末8世紀初,最后亡于回紇。
根據“木桿可汗……狀貌奇異,面廣尺余,其色赤甚,眼若琉璃”,因此阿史那氏是典型的黃白混血的南西伯利亞人種,通過阿爾泰其他民族混有高加索人的基因。波斯地理學著作Hudud Ul Alam記載哈扎爾汗國的汗族為Asna一系,讀音上非常近似突厥汗國的阿史那氏,那么阿史那部族的Y染色體或許是Q1b。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
郡望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于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余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陜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后,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陜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陜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設置),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圍不再限于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陜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陜州,包括今天的陜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于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并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并入洛陽市,其余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系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陜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后,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范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魏文帝黃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陽郡,其治所在薊(今河北薊縣),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區、房山區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帶。西晉時期改為范陽國,北魏時期復改回范陽郡。隋朝開皇初年廢黜。唐朝時期的幽州范陽郡,本是幽州涿郡,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又名為方鎮。唐寶應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并兼盧龍。唐大歷四年(己酉,公元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
范陽堂:以望立堂。
-
-
阿史那氏是源出突厥民族的古老姓氏,今已不再,多冠漢姓為史氏、李氏,分別融入各氏大家族,多以洛陽、范陽為郡望。
阿史那氏分衍的史氏、李氏后裔子孫,主要分布在今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甘肅、臺灣等地區,但至今尚未有自稱為阿史那可汗后裔者。
-
-
“阿史那”姓女寶寶取名
阿史那芷自
阿史那強黛
阿史那莊錦
阿史那菲綱
阿史那懿興
阿史那姜柏
阿史那偃慈
阿史那琪詩
阿史那盧富
阿史那穩桉
阿史那倫三
阿史那君玲
阿史那麗火
阿史那朧冬
阿史那瓔土
阿史那卿富
阿史那米升
阿史那珀耿
阿史那鷺包
阿史那瑩續
“阿史那”姓男寶寶取名
阿史那才分
阿史那孔合
阿史那實瓔
阿史那姜發
阿史那各猛
阿史那馳馨
阿史那司卞
阿史那毛大
阿史那登辰
阿史那人桓
阿史那卓獅
阿史那倫彪
阿史那臨徽
阿史那震陳
阿史那允業
阿史那爽熊
阿史那官理
阿史那勻恩
阿史那劍超
阿史那虎鑠
-
-
-
歷史名人
阿史那·賀魯
西突厥主。
阿史那·處羅
頡利可汗在位時,他為夾畢特勤(軍事統帥)。
阿史那·社爾
突厥處羅可汗次子。
阿史那·社爾
(公元?~655年),突厥族,亦稱阿史那·社爾氽。著名唐朝初期將領。阿史那·社爾與契苾何力、執失思力一起,是唐初最著名的少數民族軍事將領。阿史那·社爾原為突厥處羅可汗次子,十一歲時,便以智勇聞名于本部,因此拜拓設(部落首領),在漠北建起牙旗(用象牙裝飾的大旗,作為大將或首領的標幟),與頡利可汗的兒子欲谷設分別統治鐵勒、回紇、同羅等部落。阿史那·社爾寬松的政策休兵養民,為居官十年未征賦稅。諸首領卻以此鄙視他不會借機自富,阿史那·社爾說:“部落既豐,于我便足 。”諸首領聞此言,大為慚服,對其畏而愛之。后頡利可汗四次用兵,阿史那社爾前去勸阻,但頡利可汗未納。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農歷6月,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奪取了皇位繼承權。八月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頡利可汗認為李世民剛即帝位,內部矛盾尚未全部解決,統治秩序還未安定,遂與突利可汗合兵二十萬,大舉攻唐。此時鐵勒、回紇、薛延陀等部落乘漠北空虛,皆反叛突厥,并在馬獵山擊敗了前去鎮壓的欲谷設。阿史那·社爾出兵相助,也被延陀打敗。
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阿史那·社爾率眾西走,依附可汗浮圖(今新疆吉木薩爾破城子),發展勢力,以圖自立。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發兵滅掉東突厥。此時西突厥內部也是混戰不休,咄陸可汗兄弟相互爭位。阿史那·社爾乘機前去詐降,然后引兵突然攻打西突厥,攻占近一半國土,有十余萬人,自稱都布可汗。阿史那·社爾勢力強大后,仍不忘薛延陀反叛之事,于是對各部落說:“首為背叛破我國者,延陀之罪也。今我據有西方,大得兵馬,不平延陀而取安樂,是忘先可汗,為不孝也。若天令不捷,死亦無恨 。”各部落酋長都勸阻說:“今新得西方,須留鎮壓。若即棄去,遠擊延陀,只恐葉護子孫必來復國。”但阿史那·社爾一心要復仇,未從此言,親率五萬余騎攻薛延陀于磧北,交戰百余日。時西突厥咥利失可汗立,阿史那·社爾的部下苦于長戰不休,便紛紛逃回西突厥,薛延陀縱兵攻擊,阿史那·社爾戰敗,敗走高昌國(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舊址),手下僅剩萬余人。阿史那·社爾畏西突厥逼迫,不敢在高昌久居,于是于貞觀九年(公元635年)率眾東行,歸附大唐。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農歷1月,阿史那·社爾到達長安,被授左騎衛大將軍。其部落被安置于靈州之北,阿史那·社爾被留在長安。不久,阿史那·社爾娶皇妹南陽長公主,屯兵于皇家苑囿之中。當時高昌王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入貢,并發兵襲擾內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員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國。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決心除掉這個障礙。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阿史那·社爾授行軍總管,隨吏部尚書侯君集率兵擊滅高昌國。戰后,侯君集私自取走許多珍寶,唐軍隨即上行下效,唯阿史那·社爾以未奉詔為由,秋毫不敢取,回京后,唐太宗盛贊其廉慎賜予高昌寶刀及雜彩千段,并令檢校北門左屯營,封為畢國公。
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農歷2月,太宗以高麗蓋蘇文殺主害民,親率六軍前往征伐。阿史那·社爾奉命出征。行至駐驊時,與高麗軍交鋒,阿史那·社爾雖屢中流矢,仍撥箭繼進,所部士兵見后,奮勇作戰,終大獲全勝。回京后,兼授鴻臚卿。此時薛延陀·多彌可汗卻乘唐太宗率大軍親征高麗之機,數次發兵入寇夏州(治巖綠,今陜西靖邊東北白城子)。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見擊滅薛延陀時機已到,于六月十五日命阿史那·社爾與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共為瀚海安撫大使,與執失思力、契苾何力、薛萬徹、張儉等各率本部兵馬,分兵幾路,齊頭并進,進攻薛延陀。薛延陀大敗,唐太宗派李績和兵部尚書崔敦禮前去安撫。李績識破伊特勿失的詐降之計,率軍大敗薛延陀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鐵勒十一部酋長相繼前來請求歸附唐朝。唐滅掉薛延陀,使北部邊境從此得到安定。
唐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為打通西域商路,決定發兵攻滅龜茲(今新疆庫車)。于二十六日詔使持節昆丘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副大總管、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安西都護郭孝恪等率領唐軍,并發鐵勒13州、突厥、吐蕃、吐谷渾等十余萬騎,向西進攻龜茲。
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農歷9月,阿史那·社爾率軍首先擊敗西突厥處月、處密二部,消除進軍龜茲的側后威脅。農歷10月,阿史那·社爾自焉耆以西,分兵5道,出其不意地向龜茲北境進兵。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王薛婆阿那支棄城奔龜茲,保其東境。阿史那·社爾派兵追擊,將其捕獲斬首,另立其堂弟先那準為焉耆國王。龜茲大為震動,守將多棄城逃走。唐軍進至離龜茲都城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北)一百五十公里的磧口(今新疆輪臺地區),阿史那·社爾命伊州刺史韓威率千余騎(一說千騎)為前鋒,右驍衛將軍曹繼叔率部繼后,行至多褐城(似為今新疆輪臺西),龜茲王訶黎布失畢、丞相那利、大將羯獵顛聚眾五萬抗拒。剛接戰,韓威即引兵佯退,龜茲以全部兵力追擊,行十五公里后,韓威與曹繼叔兩軍會合,乘龜茲軍懼而將退之機,進行反擊,大敗龜茲軍。繼而乘勝追擊四十公里,訶黎布失畢率余部退保都城。農歷12月,阿史那·社爾率軍進逼龜茲都城,訶黎布失畢輕騎西逃,遂克其城。隨后,阿史那·社爾以郭孝恪、曹繼叔、韓威各部留守該城,自率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等精騎追擊訶黎布失畢,行軍三百公里,訶黎布失畢慌忙退保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阿史那·社爾揮軍攻城四十天,至農歷閏12月1日攻克該城。訶黎布失畢、羯獵顛被俘,那利只身逃走,后為龜茲人抓獲,送至唐軍。此戰,唐軍先后攻破龜茲大城五座,又派左衛郎將權祗甫等到各城曉以禍福,使各城相繼請降,計得小城七百余座,俘獲男女數萬人。阿史那·社爾向龜茲人宣示唐朝伐罪之意,另立龜茲王弟葉護為王,龜茲人大喜。唐軍攻滅龜茲,使西域大為震動,西突厥、于闐、安國等爭送駝馬和軍糧。阿史那·社爾刻石紀功而還。至此,唐朝勢力深入到西域的縱深地區,控制了西達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地區,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南路交通要道。郭孝恪在軍中,床帷器用多飾金玉,以贈阿史那·社爾,但阿史那·社爾不受。太宗聞后嘆息道:“二將優劣,不復問人矣。”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農歷5月,唐太宗去世,阿史那·社爾出于對恩主的感謝和深厚的情誼,請求以身殉葬,以侍衛陵寢。唐高宗李治派人向他說明太宗的遺囑,不許殉葬。后遷右衛大將軍。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加位鎮軍大將軍。
唐永徽四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爾去世,贈輔國大將軍、并州都督,陪葬昭陵。并且把他的墳冢修成蔥山的形狀,并立碑,以表彰他平定龜茲之功,賜謚“元”。史書點評:阿史那·社爾出身突厥貴族,原與唐朝敵對,在歸降唐朝以后,忠心不二,臨陣奮勇,屢建功勛。他入朝為駙馬,出則為戰將,不避艱險,征戰四方,尤其為開通“絲綢之路”做出了很大貢獻。在他身上,既體現了李世民的民族政策的勝利,又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為官清廉,生活簡樸,功勛卓著,從不自傲。歷代史臣皆贊稱阿史那·社爾:“歷代武臣,壯勇出眾者有諸,節行勵俗者鮮矣。社爾廉慎知足。”
阿史那·思摩
(公元?~655年),突厥族,東突厥貴族。著名唐朝初期將領。唐朝武德(公元618~627)初期,阿史那·思摩多次來唐朝,唐高祖李淵封他為和順郡王。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王朝利用東突厥汗國內部的階級矛盾,以及民族矛盾尖銳加劇的時機,以大將軍李靖等率兵十余萬,分道出擊,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頡利敗亡后,部眾或走薛延陀,或走西域,多數人歸順唐朝,總數約十余萬口。如何安置這批突厥余眾,群臣意見不一。中書令溫彥博建議將降眾安置在黃河以南,效法當年漢武帝在五原塞下安置匈奴降眾的辦法,保全其部落,使其不離土俗,又可為唐捍蔽外敵。唐太宗一方面希望突厥能為唐所用,助唐抗薛,—方面又擔心突厥力量單弱,置于漠南塞外恐為薛延陀所侵襲,遂采納溫彥博之策,置突厥降眾于長城河南之地。唐朝在朔方自幽州至靈州之間設置順、枯、化、長四州都督府,分頡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統其部眾。阿史那·思摩以其忠心事主得到唐太宗賞識,除官右武侯大將軍、化州都督,受命統率頡利舊部。不久改封懷化郡王。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朝為牽制和威脅薛延陀汗國,集中精力對付高昌,聲稱欲把散處河南十余萬突厥入全部遣返河北,復其故庭,繼其先緒。唐太宗封阿史那·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泌可汗,賜姓李氏。封阿史那·忠為左賢王,阿史那·泥孰為右賢王,建牙于定襄城(今內蒙和林格爾)。隨阿史那·思摩渡河者有帳戶三萬,勝兵四萬,馬九萬匹。唐太宗詔賜南至大河、北至白道川的整個漠南塞外地區。阿史那·思摩率部渡河加劇了大漠南北局勢的緊張。薛延陀國積極備戰,準備乘唐太宗赴泰山封禪之機,進攻漠南突厥。阿史那·思摩遵照唐太宗的部署,嚴陣以待。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農歷11月,夷男借口阿史那·思摩部數次竊取薛延陀的羊馬,率其子大度設領薛延陀本部及同羅、仆骨、回紇、白雷等部二十萬人南攻白道川。阿史那·思摩按照事先的安排,誘敵深入,前后輒退,棄白道川入保長城。夷男命大度設率三萬精兵追至長城。唐太宗命兵部尚書李績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率兵六萬,騎一千二百屯朔州(今山西朔縣);以右衛大將軍李大亮為靈州道行軍總管,率兵絲萬、騎四千屯靈武(今寧夏寧武),以右屯衛大將軍張士貴為慶州道行軍總管,率兵一萬七千人,出云中。又以營州都督張儉,涼州都督李襲譽率兵側應。農歷12月,唐軍反擊,大度設率所部度青山(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而北,李績率輕騎直趨白道,在諾真水追及大度設,薛延陀兵敗潰逃,死傷慘重。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阿史那·思摩部眾相叛離,南渡黃河,唐朝將其安置于勝、夏二州之間。阿史那·思摩入朝,授右武衛將軍,以征遼東。阿史那·思摩逝世后,唐王朝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令陪葬昭陵,其墳狀如白道山,并于化州立碑。
阿史那·賀魯
(公元?~659年),突厥族。著名西突厥將軍、可汗。阿史那·室點密的第五世孫,曳步利設射匱特勤之子。阿史那·賀魯原為西突厥咄陸可汗麾下的葉護,居多羅斯川(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上游),統處月、處密、姑蘇(哥舒)、歌邏祿(葛邏祿)、弩失畢五姓之眾。其后,咄陸部下謀廢咄陸,咄陸可汗敗逃吐火羅,唐王朝冊立乙毗射匱可汗,后者以兵追逐阿史那·賀魯。阿史那·賀魯率執舍地、處木昆、婆鼻三部歸屬唐朝。正值唐朝發兵討龜茲王,即以阿史那·賀魯為昆丘道行軍總管,進軍龜茲。龜茲平,唐王朝以阿史那·賀魯所屬為瑤池都督府,任阿史那·賀魯為左驍衛將軍、瑤池都督。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后,阿史那·賀魯漸有反唐之心,謀取西、庭二州。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史那·賀魯及其子阿史那·咥運率眾西取咄陸可汗故地,自號沙缽羅可汗,建牙帳于千泉(今吉爾吉斯斯坦山脈北麓庫臘加特河上游一帶),統西突厥十姓(五咄陸、五弩失畢)之眾,與唐王朝為敵。唐朝派梁建方、契苾何力等為弓月道行軍總管,率唐兵與回紇兵西進。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擊敗阿史那·賀魯所屬的處月部。次年罷瑤池都督府。
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朝又派程知節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率兵討阿史那·賀魯,于次年再敗阿史那·賀魯所屬的歌邏祿部、處月部、處木昆部、鼠尼施部。唐軍與阿史那·賀魯本部直接接觸并將其徹底打敗的時間是在唐顯慶二~三年(公元657~658年)。這一次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率唐兵及回紇軍由金山(今阿爾泰山)之北前進,流沙道安撫大使阿史那彌射、阿史那·步真由南道西進,結果大敗之,并在石國(今烏茲別斯坦克塔什干一帶)俘獲了阿史那·賀魯,西突厥汗國至此滅亡。唐王朝設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以統阿史那·賀魯之眾,下屬若干都督府、州,隸屬于安西都護府。阿史那·賀魯于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病逝于長安。
阿史那·忠
(公元?~675年),突厥族,漢名史忠。著名唐朝將領,史氏鼻祖之一。阿史那·忠,原名待考,唐太宗李世民賜其名為“忠”,是東突厥小可汗阿史那·蘇尼失,《舊唐書·阿史那蘇尼失傳》記載阿史那·蘇尼失在歸附唐朝后,“拜北寧州都督、右衛大將軍,封懷德郡王”。阿史那·蘇尼失是阿史那·啟民可汗的同母弟,阿史那·社爾的叔祖。在唐朝與突厥之戰中,頡利可汗大敗,乘千里馬獨奔沙缽羅設部落,即游牧于今內蒙古阿拉善盟的阿史那·蘇尼失部落,結果在阿史那·蘇尼失部被阿史那·忠生擒,押送至唐朝都城長安。因擒頡利可汗有功,唐太宗拜阿史那·忠為左屯衛將軍。唐貞觀九年(公元634年)晉遷右衛大將軍,唐永徽初年(公元650年)封薛國公,又升遷為右驍衛大將軍。阿史那·忠一生施政清謹。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阿史那·忠病逝于洛陽,追贈鎮軍大將軍、荊州大都督,享陪葬唐太宗李世民之昭陵。阿史那·忠戰功赫赫,官爵屢遷。他曾東征,西撫,北伐,經營四方,為國家統一做出貢獻,為唐朝立下巨大功勛。阿史那·忠之子名叫史暕,在史籍《舊唐書·阿史那忠傳》中記載:“史暕襲封薛國公,垂拱中,歷位司仆卿。”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改太仆卿為司仆卿,從三品,在《舊唐書·職官志三》中記載其“卿之職,掌邦國廄牧、車輿之政令,總乘黃、典廄、典牧、車府四署及諸監牧之官屬。”另外,史暕還有上柱國勛官,為正二品勛官。史暕的兒子是史思貞,他擔任過通事舍人,從六品官,掌朝見引納,殿庭通奏之事。史思貞的兒子是史瓘,先后擔任過亳州成父主簿,青州壽光縣丞,絳州垣縣令,相州成安縣令,卒后無嗣。阿史那·忠之墓在陜西禮泉縣西周村西,是唐昭陵的陪葬墓之一。1972年6月開始發掘,墓道內有豐富的唐朝畫風的壁畫,道口內東壁最前面畫龍,頭和背部已殘缺;其次為馬和駱駝,各有一人牽引,人頭部已殘缺;再次為十一人組成的儀仗隊。西壁從南向北畫虎,殘存下半部分,其次為犢車一輛,駕紫紅牛一頭,車轅兩側各站一御者;再次為一武弁,殘存頭部。每一過洞內的東西壁各畫兩人,中間用紅柱隔開。第一過洞外的頂部繪有樓閣建筑圖,已剝落。第一過洞外的兩側又各畫男侍一人。除第一天井外,每一天井的東西壁各畫二~三人。第一過洞至第二天井畫男侍,第二天井以北畫男女侍。壁畫人物修長清秀,衣紋疏放生動,風格近似唐李爽墓壁畫。
阿史那·骨篤祿
(公元?~691年),突厥族,亦稱骨咄祿、不卒祿、頡跌利施可汗。著名唐朝時期后突厥汗國(公元682~744年)的創立者(公元682~691年為汗),軍事統帥。“骨篤祿”是突厥語“快樂”的意思,阿史那·骨篤祿本是東突厥頡利可汗的疏族后裔,東突厥敗亡后,其祖父為唐朝所任命的單于右廂云中(今內蒙古河套一帶)都督舍利元英部下的首領,世襲吐屯啜(突厥官名)。東突厥自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亡國以后,在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時期內,各部基本上很穩定。但由于唐廷經常征調他們出征,逐漸引起突厥部眾不滿,特別是一些民族上層人物滋生了復國思想。
唐調露元年(公元679年)農歷10月,單于都護府(治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東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阿史那·奉職率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的突厥酋長響應他們,部眾共達數十萬人。
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農歷3月,唐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大破突厥軍于黑山(今內蒙古包頭大青山),擒阿史那·奉職。阿史那·泥熟匐可汗被部下所殺。突厥余部西退狼山(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后聯合旗)。阿史德·溫傅部又從夏州(治巖綠,今陜西靖邊東北白城子)迎頡利可汗族侄阿史那·伏念北渡黃河,立為可汗。
唐開耀元年(公元681年),阿史那伏念與阿史德溫傅連兵進攻原州(治平高,今寧夏固原)、慶州(治合水,今甘肅慶陽)。是年秋,阿史那·伏念在唐軍的逼迫下,逮捕阿史德·溫傅,向裴行儉投降。裴行儉答應保阿史那·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儉功大,唆使唐高宗殺死阿史那·伏念。唐高宗這種做法,使突厥人大為不滿,為阿史那·骨篤祿的叛唐,埋下禍根。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戰敗后,阿史那·骨篤祿率十七人出走,沿途招集突厥流散余眾,退據總材山。
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阿史那·骨篤祿逐漸聚眾至七百余人,并占領黑沙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使部眾又增至五千余人。隨后,阿史那·骨篤祿率部抄掠九姓鐵勒,得到大批羊、馬,勢力逐漸強盛。阿史那·骨篤祿見時機成熟,便占領了漠北的烏德韉山(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游杭愛山),設牙帳,重建突厥政權,史稱東突厥后汗國。阿史那·骨篤祿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又以黑沙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為南牙,以其弟阿史那·默啜為設(即殺,官名),駐守其地,咄悉匐為葉護,從此開始了后突厥時期。當時單于都護府(治今內蒙古和林格爾)檢校降戶部落官阿史德·元珍因犯法被長史王本立囚禁,聽說阿史那·骨篤祿起兵反唐,便詐稱去勸諭突厥諸部撤退,以贖自己的罪過,然后乘機投奔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和謀臣,長期生活在中原,所以熟知唐朝邊疆虛實。阿史德·元珍的到來,使阿史那·骨篤祿如虎添翼,“他把在中國獲得有關中國習俗、政治、思想的知識,特別是了解到唐高宗已被宮廷陰謀削弱的情況,都用來為新可汗服務。”阿史那·骨篤祿當即任命他為阿波達干,統帥突厥兵馬,兵力最強時,突厥騎兵達數十萬之眾。在唐高宗后期,武則天皇后操縱朝政。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農歷12月,唐高宗病卒,武則天擅政。繼續剪除異已,激起親唐臣僚李敬業、宗室諸王李沖、李貞等舉兵討伐,武則天迅即以大軍將其平定(參見武則天平李敬業之戰)。 當時吐蕃、西突厥也頻繁進攻西北,青海(今青海湖)、安西(都護府治所碎葉鎮,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地區相繼告急。唐朝年年出師,多面作戰,疲于奔命。骨咄祿抓住唐廷內憂外患交加之機,向唐廷發動了一系列的進行,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發兵南下后,先攻并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及單于都護府(今內蒙古林格爾)北境,殺嵐州(今山西嵐縣北嵐城)刺史王德茂,分掠定州。唐王朝廷見阿史那·骨篤祿聲勢漸盛,便任命檢校代州都督薛仁貴率軍進擊。阿史德·元珍與薛仁貴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相遇,結果阿史德·元珍戰敗,萬余人被斬,兩萬余人被俘虜,損失獲駝、馬、牛、羊三萬余頭。
唐弘道元年農歷2月12日,阿史那·骨篤祿率軍攻打定州(治定縣,今河北定州),但被刺史霍王李元軌擊退;2月17日,轉兵攻打媯州(今河北懷柔);農歷3月2日,又進圍單于都護府,俘殺司馬張行師。武則天派勝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義率軍分道援救。農歷5月18日,攻掠蔚州(治靈丘,今屬山西),殺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率部邀擊阿史那·骨篤祿于朝那山(今內蒙古五原地境)北,阿史那·骨篤祿率部反擊,俘殺崔智辯。在阿史那·骨篤祿的凌厲攻勢下,武則天一度欲舍棄豐州,只因豐州司馬唐休璟堅持不廢而止。農歷 6月,阿史那·骨篤祿別部攻掠嵐州(今山西嵐縣),被唐偏將楊玄基部擊走。農歷11月,武則天以右武衛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招討阿史那·骨篤祿。
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農歷7月,武則天廢唐中宗李顯為廬陵王,立唐睿宗李旦即位。阿史那·骨篤祿見唐廷政局不穩,便再次率軍南下,攻掠朔州(今山西朔縣),殺掠人吏,但被程務挺擊敗。農歷9月,武則天以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備突厥。由于程務挺善于御眾,威信大行,唐軍將帥用命,多次打敗了的阿史那·骨篤祿入侵,阿史那·骨篤祿只好率所部相率遠去。但在農歷12月,程務挺因代被囚待斬的內史裴炎申辯,違反了武則天的旨意,因此被殺。后突厥統治者得此消息后,因大敵已亡,特設宴歡慶,但又為程務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禱。不久,夏州都督王方翼也因與程務挺素相友善,被流崖州(今海南瓊山)而死。至此,唐王朝在北部邊境已無良將可用。阿史那·骨篤祿抓住戰機,于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農歷2月,多次攻擾唐朝北部邊境。唐軍因無良將,節節敗退,武則天只好又以左玉鈐衛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今山西陽曲)道行軍總管,與副將中郎將蒲英節討擊阿史那·骨篤祿。農歷4月8日,阿史那·骨篤祿攻掠代州(今山西代縣),淳于處平聞訊后率軍前去救援,當唐軍進至忻州地區,突厥騎兵突然向唐軍發起攻擊,唐軍五千余人戰死,援救代州遂告失敗。農歷11月,武則天又以韋待價為燕然道行軍大總管,出擊突厥。不久,便無功而還。武則天見唐軍數次出兵均未取勝,便將威震西陲、屢破吐蕃的名將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調回,負責主持邊務。面對赫赫有名的黑齒常之這樣的對手,阿史那·骨篤祿并沒有停止進攻。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農歷9月,阿史那·骨篤祿等率軍攻掠唐河東道(今山西)北部地區。當三千余突厥兵進至兩井(今河北鹿泉)時,與黑齒常之相遇,結果戰敗而歸。經過這次失敗,阿史那·骨篤祿暫時停止了進攻。
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農歷2月22日,阿史那·骨篤祿試探性地發起一次進攻,發兵攻掠昌平(今北京昌平)。武則天又命黑齒常之率諸軍出擊,阿史那·骨篤祿見狀,只好退兵。農歷7月,阿史那·骨篤祿再次發兵,此次進犯的目標是河東(今山西)朔州(今山西朔縣)地區,但是突厥軍在黃花堆(今山西山陰縣)再次敗給黑齒常之,阿史那·骨篤祿為避擊鋒芒,只好率部撤至大磧(蒙古大沙漠)以北。當時唐右監門衛中郎將爨寶壁疾黑齒常之之功,便表請窮追突厥。武則天下詔令其與黑齒常之計議,互為聲援。但爨寶壁欲獨占軍功,不待黑齒常之同意,即擅領精兵一萬三千人先行,出塞一千余公里進襲突厥。同年農歷10月,追上骨篤祿。此時阿史那·骨篤祿等并不知唐軍會至,均不設防備。爨寶壁得知情況后,不但沒有立即進攻,反而自持兵力強盛,派人告知阿史那·骨篤祿。阿史那·骨篤祿聞立即加以戒備。雙方交戰后,由于唐軍遠道而至,而突厥則兵馬精銳,加上事前作好了戰斗準備,所以很快便大敗唐軍,將其全殲,只有爨寶璧“單騎遁歸”。此戰的失敗,使武則天惱怒不已,不但誅殺了寶璧,并且改稱阿史那·骨篤祿為“不卒祿”。隨后,阿史那·骨篤祿率眾西征西域,使漠北空虛。這給了唐軍可乘之機。武則天為報此仇,于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農歷5月18日,以僧人薛懷義為新平軍大總管,進至紫河時,未遇突厥軍,在單于臺刻石紀功而回。農歷9月3日,薛懷義再次率軍二十萬大軍征討阿史那·骨篤祿,同樣無功而返。同年農歷9月,黑齒常之被酷吏周興誣告謀反,武則天下詔將其拘捕入獄,黑齒常之在獄中憤然自縊而死。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農歷9月,武則天改唐建周,接受尊號圣神皇帝。正當阿史那·骨篤祿準備在次發兵南下時,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農歷11月病逝。阿史那·骨篤祿之子阿史那·默棘連年幼,其弟阿史那·默啜自立為可汗。不久,阿史德·元珍亦在征討西域時,臨陣戰死。其弟阿史那·默啜繼位之后,阿史那·骨篤祿的基礎上,使后突厥汗國的實力達到鼎盛。
史書點評:阿史那·骨篤祿自從自立為后突厥可汗后,率軍東征西討,多次出征。據突厥文《闕特勤碑》記載,他先后進攻過唐朝北部、九姓鐵勒、三十姓韃靼、契丹、奚等,共出征四十七次,其中親自參加作戰的達二十次,奠定了后突厥汗國的基業。總結阿史那·骨篤祿的作戰經驗時不難發現,阿史那·骨篤祿是一個非常善于捕捉戰機的軍事統帥,他乘武則天擅政,政局動蕩,唐軍分軍作戰,無力實行大規模有效反擊的時機,多次把握有利戰機,充分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頻頻攻掠北方各地,并則在戰爭進程中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給武則天政權帶來很大的困擾。唐王朝當時雖有黑齒常之、程務挺等名將,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終不能改變戰略上被動挨打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