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后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察布查爾:得自察布查爾渠名,系錫伯族語,意為“糧倉”,本源出蒙古語“凹陷的隘口”之意。兩漢時期,察布查爾僻處要荒,先后為塞種、月氏居牧。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列入漢朝版圖。西漢迄晉朝為烏孫國,南北朝時期為悅般國,隋、唐兩朝時期為西突厥屬地。唐朝為昆陵都護府下溫鹿洲都督府轄地,公元720年歸北庭都護府統轄。南宋時期屬西遼所轄,元朝初期為察合臺封地,至公元1274年屬阿里麻里行中書省轄。元朝末期為翰亦刺地,明朝時期屬也先瓦刺之后,分四衛拉特,準噶爾部崛起居之。至清朝興起,準噶爾建庭于此,成為準噶爾政治、宗教之中心和渾臺吉噶爾丹策凌兀魯思(即蒙語領地之意)。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后,察布查爾變為荒無人煙的原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朝政府自東北調遣錫伯軍民四千余人西遷伊犁,進駐察布查爾屯墾戍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7年),按新額魯特例,不論旗分,以近二百戶為一牛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正黃旗(寨牛錄)、正白旗(依拉齊牛錄)、正紅旗(堆齊牛錄)、鑲白旗(孫扎齊牛錄)、鑲紅旗(寧古齊牛錄)、正藍旗(納達齊牛錄)、鑲藍旗(扎庫齊牛錄)。錫伯八旗,后稱錫伯營,隸屬于伊犁將軍府錫伯營領隊大臣直轄。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察布查爾為“伊犁塔蘭奇蘇丹汗國”地方割劇政權所轄。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淪為沙俄殖民地,劃歸俄七河省管轄。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清政府收回伊犁。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錫伯營仍屬伊犁將軍統轄。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錫伯營屬伊犁鎮邊使署轄。
公元1915年,錫伯營屬伊犁鎮守使署轄,受新疆都督節制。今縣境內坎鄉、海努克、加尕斯臺,自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起皆屬寧遠城阿奇木伯克轄,至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隸屬寧遠縣(今伊寧縣)轄。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劃歸鞏留縣轄。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14日,撤銷伊犁錫伯營(包括四營),同時成立河南設治局(因處伊犁河南岸而命名)。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海努克、加尕斯臺同時劃歸河南縣轄,隸屬于伊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河南縣被鑒定為三等縣。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5月4日,河南縣因與河南省重名,改名寧西縣。1944年成立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政府,寧西縣改稱蘇木爾縣。1950年6月11日蘇木爾縣復稱寧西縣,并成立寧西縣人民政府,隸屬伊犁專員公署。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轄。1954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將寧西縣更名為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現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清朝以前,察布查爾屬古民族游牧區,其境范圍不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錫伯營進駐察布查爾后,其境域范圍有了比較明顯的界線。錫伯營駐守疆域范圍西至今哈薩克斯坦國境內察林河,東至今縣境加尕斯臺鄉,東西長約一百二十公里;南自厄魯特牧地(即今烏孫山北麓)起,北至伊犁河,南北寬約四十公里,總面積約四千八百平方公里。錫伯營實際巡查境域范圍西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錫伯營察布查爾大渠挖成后,經伊犁將軍批準,將錫伯營界東移至積水潭(今闊洪奇),其疆域東西延長為約一百三十公里,總面積約無前二百平方公里。清光緒七年(公元1882年),中俄定約《伊犁界約》后,與霍爾果斯河口對直頭胡、特奇勒干山以西大片土地皆被劃入俄境。錫伯營界疆域東西長縮短為約七十五公里,總面積約三千四百平方公里。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8年),廢錫伯營八旗制,成立河南設治局。1940年1月1日升格為縣,正式成立河南縣,同時將加尕斯臺和海努克由鞏留縣劃入河南縣轄。河南縣轄境:北自伊犁河,南至烏孫山分水嶺,西自中俄《伊犁界約》國界線,東至闊洪齊,總面積約為三千六百三十八平方千米。1951年坎鄉由伊寧縣劃歸寧西縣(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轄后,始成現在的疆域面積四千四百三十余平方千米。
羅甸國:又稱羅殿國,它的立國最早見于三國時蜀漢封羅甸國,中心在今大方縣。《大定縣志》卷三《前事志?紀年一》引《三國志》載:“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丞相亮南征,火濟積糧通道,佐丞相擒孟獲,命世為羅甸君長。”《明史》載:“蜀漢時,火濟從諸葛亮南征有功,封羅甸國王。”明郭子章《黔記》卷五十九載:“蜀漢時,有火濟者從丞相亮破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即今宣慰使安氏遠祖也。”《讀史·方輿紀要》載:“蜀漢建興三年,諸葛武侯南征時,帥火濟積糧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羅甸國王,居普里。”《大定府志》載:“火深目長身,面黛色而白齒,習戰斗,尚信義,善撫其家眾,諸蠻戴之。武侯至,獻糧通道以迎,遂佐擒孟獲,因令世長其土。”云南《鎮雄州志》載:“七星營為武侯會見火濟處,火濟獻糧通道,助兵有功,封為羅甸王,世長其地。”按:火濟彝名妥阿哲(者),漢稱火濟或濟火。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羅甸堂:以望立堂。
|